《悟空传》终于上映了。那只猴子的故事从吴承恩开始,被改编了无数遍,延伸出了无数种理解。唯一确定的事实永远是一场失败:孙悟空从云头坠落,被压在五指山下。似乎是致敬这种失败,这部电影在豆瓣的最终评分是5.2分,比《小时代》高0.5。
我仍记得最初看完那本书的夜晚,晚风温柔,城市万家灯火。在另一个时空里,齐天大圣的背影被闪电照亮,千万年时光被定格在传说里。而我以高考为中心的单纯生命突然被一种跨越百年的巨大命运感击中,不知不觉掉下眼泪。
我是伴着六小龄童版《西游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悟空传》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我第一次意识到,那些熟悉的名字是那么美的。
唐三藏的本名是“金蝉子”,脆弱而庄严。猪八戒是“天蓬”,飘飞在天涯尽头的蓬草。还有悟空,“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他是一只在冬天和小松鼠做约定的小猴子。悟透虚空这种终极思考,最终交由这个最热血、最真诚、最一根筋的家伙来做。
几个闪闪发光的少年人从天空中摔下来,成了我们熟悉的那师徒四人。作者还神神叨叨地引导你去思考一切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什么取经?神和妖有什么不同?从炼丹炉里蹦出来的还是原来的孙悟空吗?
这几个问题再往深处想,其实是:世界教你追求的就一定正确吗?世界给你的定义就一定要接受吗?你在努力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吗?
金蝉子是这种质疑的代言人。但他从不点破,也不拒绝。他的聪明既然能让他明白世界的不对劲,也能让他预见反抗的结果。
可是,孙悟空不是金蝉子。
他恣肆、强健、凶猛、真诚,张牙舞爪,头颅高昂,一颗心滚烫,他就是青春本身。世界以痛吻他,他抡起棒子就打。
幼稚吗?中二吗?确实。但这就是青春之勇,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他那样一路打上去:巨灵神、二郎神、王母、太上老君……直到如来的五指山。敌人之后,永远有更强的敌人。威权之上,一定有更高的威权。一只小小的猴子,立在满天神佛面前。
在后来的青春岁月中,喜不喜欢《悟空传》成为了我区分同类的标准之一。一个好朋友本命年生日,我给她寄了一本《悟空传》和一条红色蕾丝内裤。据说,她很高兴地在公司众人面前拆开了包裹。
再后来,我恋爱了,他是个很典型的工科生,主要阅读材料是虎扑体育。我没要车房,给男朋友布置的唯一作业就是看看《悟空传》。我心里有点考验的意思:如果我们不认同同一类英雄,那过不到一起去。
然而,齐天大圣的故事再精彩,只不过是《西游记》漫长故事的序章而已。就像所有青春都会结束。
我一直很清楚自己做不了孙悟空。喊出“我没错,是这世界错了”是一件多么需要勇气的事情。只有那只猴子能始终坚信,还举起铁棒重重砸下。
可我也不愿意做沙和尚。
在《悟空传》里,孙悟空搅和蟠桃宴,随手打碎一只琉璃盏。王母不想承认蔑视权威者的存在,推到了沙和尚这个倒霉蛋头上。他因此被贬下凡,五百年来一直在收集碎片,想把琉璃盏补完,赎清罪过,做回神仙。
悟净的名字是一个诅咒:一辈子求一个身份清白,却又看不明白。他没有能力做制定规则的人,又瞧不起挑战规则的人。他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错误,因此怎么弥补都于事无补。
我读书的时候极不喜欢他。工作以后,却又在身边发现了很多个他。凭心而论,他们都不坏,只是无暇他顾。他们不是孙悟空,没有那么强大。承认自己没错,就是承认自己所遵循的规则有错,他们做不到。
纵使是孙悟空自己,最终也总会成为沙和尚的同伴,护送唐僧取经去。抗争的结局不是死亡,而是人生——那是更漫长的一场苦旅。
再后来的很长一段日子里,我已经不太好意思提起自己是《悟空传》粉丝这件事儿了。那本结构松散的网络小说里直冲霄汉的叫嚣太傻气了,而我已经逐渐学会了和世界聪明地相处。不挑战,也不全盘接受,一切都可以谈判,各有妥协。
我是个大人了。
《悟空传》最终被作为“大IP”之一搬上银屏。资本不吝真金白银的特效和当红的演艺明星,这个反叛故事感动过的年轻人也成了购买力的中坚力量。这是一场定位精准的情怀买卖,大人最擅长的游戏。
我从没指望看见那个少年时代的悟空。在亿万年前,他早就已经失败了。
这部爆米花大片进行到高潮,那只张牙舞爪的猴子面对满天神佛,掏出了金箍棒。他的背影定格在我的眼睛里,然后被莫名涌起的泪水模糊了。
那一刻我突然再一次相信了,那只败下阵来的猴子就在我们中间,眼神明亮,心脏火热。人类短暂的生命叠加在他命定的循环里,一次次,来到那个战斗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