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9月14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行者无疆

沙漠探险与感悟

邱松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14日   08 版)

    金色沙海

    金色沙海

    茫茫沙漠既神秘,又令人畏惧。去库布齐沙漠前,我一直对沙漠持敬畏态度,仅有的几次经历,亦不过是沙漠边缘浅尝辄止的粗浅体验。京城的酷暑和雾霾终于催生了我积蓄已久的沙漠探险念头。

    驱车前往库布齐沙漠腹地“神光响沙”景点,沙漠神秘的面纱便被我慢慢揭开。或许晌午的炎热击退了游人,空旷的景点里竟然人影杳无。不过,对我来说这无异于天赐良机!尽管烈日当头,依然决定徒步向大漠深处高耸的“沙峰”挺进。登上库布齐沙漠最高峰,颇有征服者的快感和惬意。然而,当环顾四周,仿佛置身外星球时,这种感觉顷刻烟消云散。起伏绵延的沙丘,壮丽透着飘逸;婀娜不失挺拔,柔美舒展的线条;丰腴相拥的姿态,举手投足都那么妖娆、妩媚。仔细端详,沙丘表面均有深浅不一的肌理。许多肌理酷似“构成设计”经典图形,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另一些则相互重叠,彼此融合,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形态,细细品味,竟能感受交响乐抑扬顿挫、如歌如泣的美感和气势。曾经指导学生做过“风环境下的沙漠形态研究”课题,深知风才是沙漠“造型大师”,这些沙漠杰作正是“大师”所为。

    微风徐徐吹拂,沙峰竟呈现“细沙喷吐”之奇观,酷似舒缓而有节奏的呼吸。“沙雾”时断时续地被抛撒到空中,在蓝天的映衬下分外旖旎。目睹这神奇景致,身体竟不由自主地顺着沙丘躺下来。骄阳似火,无情地炙烤大地,沙漠却宽容地接纳了一切。躺在沙丘之巅,竟不觉酷热难耐。微风携着沙粒轻轻拍打脸庞和身体,似美容按摩般美妙。即使风大时,只需将T恤兜住口鼻,依然呼吸自如,没有丝毫呛鼻的滋味,却有淡淡清香在空中漫散。不一会儿,身体便感受到了沙丘火一般的热情,索性脱掉鞋袜,将脚伸进滚烫的沙堆中,顿觉暖流贯通、周身溢汗。此刻,脑中忽然闪现一个疑问:如此巨大的热能为何没想着利用呢?比如:低温发电、蓄热供热……

    有趣的是,沙和水都具有流动性,在风的作用下整体都会呈现“波浪状”。不过,多数情况下,水受重力驱动,总要往低处流,且荡平阻挡、充盈凹陷,秉持温良向善;沙则借风力助推,偏爱往高处攀,且积沙成峰、摧枯拉朽,始终前赴后继。尽管二者存在差异,但目标却一致:修复生态、平衡阴阳!

    夕阳西下,大漠逐渐变成了金色沙海,跌宕起伏、楚楚动人。极目远眺,隐约可见人类“沙漠绿化”进程正向沙漠腹地逼近,并构成了合围之势。沙漠犹如困兽,尽管无比高傲,桀骜不驯,却又无可奈何。也许终有一日,沙漠会被人类合围消灭?然而,悲哀的将不是沙漠,而是人类!实际上,沙漠是在帮助人类修复以往过失,恢复原有生态活力。沙漠乃是宇宙中存在的普遍状态,月球就是最好例证。没有水,沙漠仍会与岩石厮守,直到海枯石烂。

    干旱地区的陆地通常有三种形态:岩石、戈壁与沙漠。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四周高山(岩石)环绕,中央沙漠纵横,两者之间便是戈壁。高山聚集云气,冬季带来积雪,夏季冰雪融化,形成涓涓细流,在戈壁中汇聚成塔里木河。河水沿着蜿蜒河道一路高歌,随后在沙漠腹地逐渐消失,部分渗入地下,大部分则被蒸发又形成云,周而复始。在此期间,水的补充主要依靠季风降雨。其实,岩石、戈壁和沙漠均是微沙粒构成的不同状态,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如果没有风的侵扰,加上适度雨水,沙漠便会形成较坚硬的外壳,并慢慢失去流动性,逐渐固化(愚蠢的人们却把坚硬的外壳破坏而去绿化)。反之,没有水的作用,风将肆虐,岩石不断风化,戈壁也会变成沙漠。“沙漠绿化”宛如给沙漠穿了上“人工绿衣”,但前提是必须提供可持续灌溉的水源,否则,将重回起点。显然,“沙漠绿化”是治标不治本。只有恢复原有生态,风沙才会停止肆虐,大地方能休养生息、永获安宁。

    颇为讽刺的是,与治沙相比,草原荒漠化更为严峻,驱车横跨内蒙古,草原上满眼皆是一个比一个霸气的度假村,疯狂的越野车队,肆意践踏的马群、驼队,以及人头攒动的同胞。即便到了希拉穆仁和格根塔拉,也难见天堂草原的踪影。草原与沙漠的攻守转换,必将让人类付出惨痛的代价!

邱松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9月14日 08 版

打击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三问
旅游商品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好抓手
沙漠探险与感悟
北京玉渊潭“农情绿意”秋实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