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9月1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暖心

杭州有棵“智慧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15日   05 版)

    “智慧树”咖啡店店员王正平(左)和王梦婷。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师荀/摄

    扫一扫看H5

    扫一扫看视频

    执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师荀 

    视频编导:贾梦梦  李师荀

    H5制作:中青融媒工作室

    文稿编辑:蒋韡薇

    杭州市上城区水亭址街,有一家外墙刷成淡粉色的咖啡馆,名叫“智慧树”。

    只有15平方米的小店铺里,陈列着品种不多的蛋糕,但经常卖断货。临街的一面是大大的玻璃橱窗,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和车辆,几盏鸟笼式的灯,将温暖的橘色光芒投射到布艺沙发上……

    “您需要点什么?”胖乎乎的店员王梦婷问一位客人。

    “来杯咖啡吧,你最擅长什么,就做什么。”客人说。

    背对着收银台,梦婷开始忙活儿。“咔嚓、咔嚓……”,她慢慢地、一下一下地拨动机器。她不知道这机器叫什么,也不太清楚它在干什么,只知道按照流程,应该这么做。

    她冲出半杯咖啡,加入少许焦糖搅拌均匀。弯腰从柜子里拿出鲜牛奶打成奶泡,慢慢地倒入咖啡中。奶泡多得差点从杯子里溢出来,最后,她在奶泡上拉出几条弯曲的线条图案。

    “咖啡很香醇,很好喝。”客人赞美道。

    “这是焦糖玛奇朵,是我最拿手,也是最爱喝的咖啡。所以,我喜欢别人叫我焦糖玛奇朵女孩!”梦婷有点骄傲地向人介绍。

    因为患有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梦婷有一张永远长不大的娃娃脸。但这并不妨碍她把自己打扮得“美美哒”。她用彩色皮筋扎了一头小辫子,涂着淡淡的银色眼影和粉色的口红。

    “我喜欢粉色,很多东西都是粉色的。”她说,“以前我只穿粉色的衣服,不过这两年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开始接受蓝色等深色的衣服了。”

    这家“智慧树”咖啡馆,由杭州市杨绫子学校创办。这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栖息了一群折翼的天使。他们的智商大多在40至60之间,比电影里的阿甘还低,属于中度或重度智力障碍。

    “学校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特殊教育学校更是封闭。人们传来传去,觉得杨绫子的孩子好像很可怕似的。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些孩子。我们想消除这种歧视。”聊天中,校长俞林亚几乎不说“智障孩子”这样的词,她称呼他们为“杨绫子的孩子”,或者“特殊孩子”。

    这些杨绫子的孩子,包括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征等多种类别。很多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但是,通过科学、系统的特殊教育,大多数孩子能取得明显进步。

    “杨绫子学校现在有215个学生,有215份课表。”俞林亚介绍,学校的老师和专家团会对每一位入学的孩子作详细的个人能力评估,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定制课程,更科学、更高效地帮助他们成长。

    在杨凌子学校工作了20多年,俞校长也见证了一些奇迹的发生。“有个孩子一直不会说话,家长都放弃了,但我们的老师教了8年,这个孩子终于会喊‘妈妈’了,现在还学会了唱歌”。

    梦婷无疑是“杨凌子的孩子”中的佼佼者。2006年,在第四届全国特奥会上,梦婷在游泳比赛中获得了一金一银两枚奖牌;2007年,在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奥会上,梦婷在女子4×25米自由泳接力赛中获得银牌。

    不知不觉,梦婷身上多了很多励志“标签”——“特奥冠军”“水中仙子”“最美唐宝宝”,媒体争相报道她的故事,把她塑造成特殊孩子中的标杆。

    然而,这些荣誉和进步,在梦婷从杨绫子学校毕业后,曾一度中断。因为没法像正常人那样工作,梦婷整日宅在家里。

    “毕业第一年还会出门逛逛,但第二年就怎么拉都拉不出来了。整天在屋里看电视、玩电脑,过得黑白颠倒,人也越来越胖。”妈妈担心女儿长期如此下去,身体的各项能力会迅速退化。

    这样的情况,也是俞林亚不愿意看到的。“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待在家里退化得很厉害,两三年就能把在学校学了十几年的东西全忘了,我们看着也很心痛。”

    在俞林亚看来,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能最终回归社会。她琢磨了很久,想开一家让特殊孩子工作的咖啡店。

    于是,在杨绫子学校内,一家面向家长和教师开放的小茶吧诞生了。校内职业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这里锻炼如何做服务生,用学校发的“代币”学习如何赚钱和找零。

    试验了两年后,俞林亚觉得时机成熟了,开始向各单位“化缘”。她先找当地教育局,申请了一间免费的临街小门面,之后又去当地残联推介咖啡馆项目,申请设备和装修资金。

    “智障孩子做出的东西口感能好吗?会不会不干净?”2014年12月25日,在一片质疑声中,位于上城区水亭址的“智慧树”咖啡馆开业了。

    俞林亚没有特意宣传,只在开业的前一天发了朋友圈,没想到仅一个晚上,消息就传开了。不仅有媒体赶来报道,很多普通市民也前来捧场,有人甚至专程从几十公里外的余杭、富阳、良渚等地赶来买几盒饼干,“原来,杭州还有一家专门为特殊孩子开的咖啡店!”

    王梦婷、王正平、马肖辉成为第一批被“智慧树”雇用的店员。他们都是杨绫子学校的毕业生,每人每周上班两天,由各自的母亲作为志愿者陪同,防止店里出现特殊情况时,孩子应付不过来。

    走进“智慧树”,时间像被按下了慢放键。

    点单、上东西、结账、打包……和普通人相比,“智慧树”员工工作的所有环节都是慢慢的,性子再急的客人也会耐心等待,感受完全不同的“慢节奏”服务。偶尔,他们会犯错、会紧张、会手忙脚乱,但大多数客人会笑着安慰他们:“慢慢来,不着急。”

    内向的王正平今年已经32岁了,他2007年刚从杨绫子学校毕业的时候,曾做过半年保安。由于不擅长与人沟通,曾被保安队队长批评过,他开始畏惧上班,还有了抑郁倾向。最终,他放弃了工作,在家闲了多年。而“智慧树”的开张,终于让他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卖咖啡和收银。

    刚开始,他只会20以内的加减法,现在100以内的都没问题,能熟练操作收银机,以及现金、支付宝、微信等付款方式。

    “工作后,正平变得越来越自信。”他的妈妈欣慰地看着儿子点点滴滴的变化。每当店里来了不了解情况的新客人,他会迅速地站起来,笑眯眯地凑到收银台前随时准备帮忙。

    等到店里没有客人的时候,正平会坐在休息区的椅子上放音乐听,或是打开朋友圈,给每一条更新的状态点赞。虽然,他现在还不会主动跟别人沟通,但如果有客人跟他聊天,他总会腼腆地笑着回应,别人问一句,他答一句。

    相比之下,梦婷更加开朗、健谈。熟客们来店里总会找她攀谈几句,夸她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时尚。

    成为“智慧树”的店员后,梦婷身上的光环更多了。她加入爱馨互助会,与特殊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打非洲鼓;经常受邀参加慈善活动,与姚明、杨澜等明星合影。而闲暇之余,她喜欢玩自拍,用软件把自己“变身”成精灵、仙子和各种可爱的动物;她追星,像许多女孩子一样喜欢鹿晗,还参加过粉丝会的活动……“我每天过得很充实,很开心,很快乐,很自信,大家都叫我开心果。”她主动给唐氏综合征家长互助会的微信公号投稿,写下自己的故事。

    大多数时候,梦婷的朋友圈都在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偶尔,她会写一点有关恋爱话题的感想。

    这两年,“智慧树”在温暖的杭州茁壮成长。

    2015年10月,位于元宝街的“智慧树”二号店开张。

    2016年9月,杨绫子校内的“智慧树”旗舰店也正式营业。200多平方米的店面,设计得时尚、温馨。彩色的拼接地板、木质的座椅、柔和的黄色灯光,渲染出一种温暖、舒适的氛围。一条长长的艺术走廊从学校直接延伸进“智慧树”,而另一头的店门则朝向马路,前面没有围墙、没有栅栏,向着社会开放。

    从最开始设计时,设计师就被告知,“智慧树”要和普通咖啡馆一样,不需要为特殊孩子做任何特殊设计。“这样孩子们以后才能适应外面的世界”。负责“智慧树”运营的朱嘉炜老师说。目前,杨绫子学校的学生除了在“智慧树”上班,还有几名能力较好的毕业生在麦当劳、永和大王、欧尚等企业工作。

    “特教学校想要打破社会隔阂,就需要把校园的围墙打掉,把校门打开,让孩子能大胆地走出去,成为社区里的一员,成为社会的一员。” 在俞林亚看来,这“大胆地走出去”背后,需要很多支持,包括学校课程的支持、社会的接纳和市民的包容。

    幸而,这些必备条件正在逐步形成。杭州市公共自行车公司,为“智慧树”旗舰店免费更改了停车点和数十个停车桩,这一线路改造原本要花费近10万元;杭州公交集团特意为这所学校设置了公交线路,为了几个孩子需要坐公交车上学;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爱心企业,把单位全部员工的生日蛋糕订单优先给了“智慧树”;不少家庭把孩子带到“智慧树”过生日Party;一些艺术家或机构,在“智慧树”开展相关培训……

    “这是一种双赢!”俞林亚说,“智慧树”提倡绿色食品,用的原料都是找最大最优质的供应商,口感不比外面的店差,而且价格还相对便宜。

    如今,已有8位杨绫子的毕业生成为“智慧树”的正式员工。在校的职高学生,也会分批在旗舰店和旁边的小超市实习。

    朱嘉炜老师说,所有店的产品都是在旗舰店的烘焙厨房制作的。为打消顾客对食品卫生的顾虑,厨房特意采用了透明橱窗。

    “‘智慧树’初创时,因经验不足也走了一些弯路,店内配置的咖啡杯不适合拉花,座椅不舒适等,但我们一直在改进。”他说,“智慧树”暂时算是立起来了,以后要重点考虑,如何把学生的后期培训做好,希望通过学习能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顺利步入社会。

    不过,在俞林亚看来,想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尊重和包容智力障碍的孩子,仅靠“智慧树”和特殊孩子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融合教育”。

    “这是大教育理念,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特殊孩子也需要享受教育的公平与均衡。”这几年,俞林亚以多种方式促进杨绫子的孩子与外界的融合。一方面,在上城区推广随班就读,为普通学校就读的特殊孩子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和师资支持;另一方面,每周四下午,杨绫子学校的大门面向社会打开,鼓励更多市民走近特殊孩子,了解特殊孩子。

    作为国内知名的特殊教育学校,杨绫子还是国际志愿者基地,每年都会有各个国家的志愿者来交流特教经验和文化。

    今年7月,一群美国的志愿者老师走进了杨绫子学校开展“平移课堂”,希望普通孩子和特教孩子一起进行为期两周的夏令营学习。

    报名之初,俞林亚还很担心,害怕没有普通孩子愿意参与这项活动,没想到竟有30多个孩子报名!

    大教室里,30个普通孩子和15个特殊孩子见面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小心翼翼地各自分开。但是随着外教的引导,所有孩子都围在一起,画画、剪纸、跳舞、做游戏,“活动当中根本看不出来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的差异”。一个戴眼镜的小女孩,在游戏当中自然地挽起与她搭档的“唐宝宝”的胳膊,教她该如何做。许多孩子在地上玩得“东倒西歪”,哈哈大笑。

    “特殊孩子单纯、乐观、认真,有很多优点。”俞林亚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15日 05 版)

杭州有棵“智慧树”
宣传“救人空姐”之外不能忽略遇难员工
一周暖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