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声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19日   04 版)

    以仁道引领文化 以理性建构社会

    张曙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经过一个半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运动,我们已经比较明确地认识到,以人文价值为显著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是相通的、一致的。从华夏传统文化走向现代中华文化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过程来看,它的人文价值在获得提升的同时,也极大地吸取了现代科学理性的内容。所以,事实上,中华文化的人文价值与科学理性并未因为具有一定的异质性而相互排斥。人的生活是多维多向的,人们的文化也必定是多维多向的。并且,我们能够观察到,中华文化人文价值的提升与其科学理性的增强,这两方面也是互为助益、互为因果的。只要这一进程能够持续下去,中华文化固有的人文价值能够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中,也从飞速发展的科学与技术中,不断地汲取理性的合理性,从而不断地得到拓展和提升,它就完全可以走到科学理性的前面,引领文化并对社会的理性建构发挥价值导向与规范作用。而儒家的仁道恰恰具有内在的整全性和开放性,所以我们主张以仁道引领文化,以理性建构社会。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视群众路线为党的生命线

    潘维(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来自“上善若水”的传统道理。道家鼻祖老子这样解释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的道理有三个。第一是“利万物”,而非重在利高贵。第二是趋下、“处众人之所恶”,总是艰苦朴素,与底层群众在一起,不以琴棋书画、茶酒花香的鉴赏力为荣。第三是“不争”,谦虚谨慎,顺势而为,“俏也不争春”。舟在上,水在下,所以鱼与水、骨与肉的比拟远胜于舟与水。然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载舟覆舟往复循环,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视群众路线为党的生命线的道理。

    现时代价值形态的三大“传统”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

    在谈及现时代的价值形态时,我们必须紧扣这三大“传统”:我们自身的传统,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也是我们回馈世界的思想精神资源;现代性的价值,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自由、平等、正义、人权、尊严、理性、法治等普遍性的价值观念,是现代文明的基石。社会主义价值,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以对现代性世界的批判赢得了自身的现实存在,其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显示了其存在的价值,它必将在现时代的价值形态中得到认可与尊重。

    深入了解这三个“传统”是一项艰难的挑战,融合其中的各个环节打造现代中国的价值形态更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任何单一的原则和主张似乎都更加鲜明,更加简洁,更具有号召力,但也是离开中国现实最远的选择。三个传统的融合是现代中国人的“天命”,更是现代中国人承担的责任。任何一种偏离三个传统的做法都会被历史打回原形,这在历史上已经有了无数次的经验教训。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

    方松华(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与以西方为源头的新文化相比,马克思主义文化虽然也是传入的,但其宗旨所归的社会主义内含的公平正义的理想,天下大同的愿景,集体主义的人际关系和以人本身为终极关怀之所在的人类意识,都能唤起儒学的共鸣和感应。在马克思主义初入中国之际,这种共鸣和感应曾是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痕迹的事实。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则作为现代化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自始即已汇入改造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迁之中。由此形成的文化指向,又使其理论能够以足够的广度涵盖和统摄五四以来新文化的追求和向往。起自新文化运动的许多人物后来都成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这同样是在近代思想史留下过深深痕迹的事实。我们构想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或中国特色的新文明之所以可能,正是相信马克思主义文化自身特有的文化品格,可以在融合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一百年来的新文化中超越几千年和一百年,以重构当代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漫长过程中,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19日 04 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深度结合
传统文化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