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9月2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赚快钱时代 为“慢创新”喝彩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21日   T01 版)

    图为大赛总决赛颁奖仪式现场。

    笛卡尔PIPA超均衡技术与市场应用、全要素矢量推进变结构垂直起降飞行器、WELSIM现代通用仿真分析平台、高膜对位芳纶纤维、CZT多能谱光子计数探测器……这是一串晦涩到很难理解的名字,甚至连顺利念出都有点困难,但这些名字的背后是一个个科技创新的创业项目。在“盐商杯"第四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商工组)全国赛上,这样的项目有不少。

    相比那些动辄就有一群人围着、有着看得见的产品或者讲的明白的技术的创业项目,这些“高精尖”的项目显得有些落寞,即便是有人围过来,也是瞥上一眼就匆匆走过。

    “对于行业内的人可能还能看明白,但是像普通的参观者,可能光名字就要给他们解释半天。” 笛卡尔PIPA超均衡技术与市场应用的项目负责人马瑞笑言。

    这些高科技的创业项目怎样走出重围,走下“神坛”,走向市场,这是一个不太容易的“慢”过程。与能够很快能看到投资预期、迅速赚到快钱的项目相比,它们需要太长时间的研发、太长时间的推广,即使是这样,它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被市场接受。

    挑战行业的不可能

    马瑞和团队创业的领域是电动汽车的调整修复,这个项目并不被业内很多人看好。

    “这是一个十年都没解决的问题。”他说。

    原来在一家汽车企业做产品经理的马瑞,很早就在思考汽车电池的问题。

    “我们都希望买了一辆车可以多开几年,但实际上,一两年的时间,电池的续驶里程就会有明显的一个转折点,电池的状态就会走下坡路。”马瑞说。

    长期接触电动汽车的他知道这种情况是可以恢复的,而现实中只能通过维护保养来改善,过程相当麻烦。也有很多企业在研究解决这个事情,但没有结果,“我们从各个方面想要突破,从电池的材料、制造过程,包括研究电池的管理系统,但10年了,大家都没有完全解决。”

    这成为马瑞心心念念的事情,他知道要做这件事情,就是要建立一个模型,用合适的算法,去调整电池的性能。

    有一次,在和一个做算法的工程师朋友贺倚帆一起聊天时,聊到阿尔法狗下围棋的事情,他们突发奇想,“阿尔法狗能下围棋,也可以去调整电池充电放电的配频吧。”

    他和贺倚帆都觉得这样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决定,要在这个空白的领域开始探索,贺倚帆也成为他的合伙人。

    但事实上,真的做起来,这个过程漫长而煎熬。有很多次,他们差点放弃,因为没有前车之鉴,在研发的过程中他们一次次失败,总是看不到希望。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拿一些数据去训练,然后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但是我们用自己的算法去训练的时候,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根本没有预期的效果。”马瑞说。

    他们借鉴人脸识别的算法原理,通过电池在各种条件下的状态,去预测电池未来会发生的状态,然后再去干预调整。然而到预测这一步,走不下去了。

    “预测不出来。很长时间都没有进展。”他说,这让研究一度陷入僵局。

    面临“下马”,贺倚帆不甘心,央求既为合伙人再给他点时间,再去尝试一下。于是他们再投钱,买点材料,买点电池,结果两个星期之后还是没有成功。但看到了一点进步,就是因为这一点点进步,他们热情满满地再投入再实验,过了一段时间,还是不行,连原来的那点进步都没有了。

    从2016年9月熬到2017年春节以后,一些人终于熬不住了,扔下三个字“不靠谱”,几个创始人退出了。

    但马瑞却不想放弃,他固守着最初的想法,“既然证明了这个事情的可能性,就一定还有办法。”

    就在他们特别绝望的时候,希望出现了。

    贺倚帆有一些在国外留学或者工作的朋友也做算法,一次偶然的聊天中,有一个朋友提出了“GEP”(基因表达式编程)的概念。

    和国外回来的朋友一起喝咖啡的时候,有人提出可以试试“GEP”(基因表达式编程),这是一种基于生物基因结构和功能发明的一种新型自适应演化算法。马瑞和贺倚帆觉得灵光一现,“很有道理,可以试一下。”

    于是在那位朋友的启发下,根据以前失败的经验和朋友提供的思路,他们的研发终于在2017年3月份有了重大突破,他们研究出了PIPA的算法,即预测(predict),干预(interview),证明(proof),调整(adjust),用这种算法去调整汽车电池,会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放电一致性会变得很好,延长续驶里程和电池寿命。

    当马瑞把电池调整的曲线图拿给行业的人看,很多人并不相信,“他们都说,假的吧,不可能吧,自然界根本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

    然而,研发成功的马瑞团队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要让汽车企业接受我们、使用我们的技术会需要很长的时间。”

    为了能够让市场更好地接受,马瑞做了一个“曲线救国”方案,他们先用自己的技术做了一款均衡维护仪,电池有问题了,插到车上,就可以进行修复。

    但他还是希望,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能够接受这个他们花费了心血和时间的技术,并且使用,让这项技术在市场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踏实把技术做到更好

    相比马瑞的项目,来自陕西CZT多能谱光子计数探测器则经历了时间更长的研发。

    “这项技术是西北工业大学的教授研究的,已经20多年了。”此次带项目来参赛的负责人汤三奇说,这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探测器,用在医疗CT机、安检等领域的探测成像。

    他没有经历这项技术的纯研发阶段,但走向市场前的中试过程,也就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同样让他觉得艰难。

    事实上,从2012年注册成立公司到现在,这个项目一直都在试验中。

    在有些投资人看来,钱投进一个项目要很快见到效益。但汤三奇他们的项目显然不是这种。他也碰到过这样的投资人,“没有耐心,他们对于产品尽快走向市场的欲望,会打乱我们的研发。”

    在汤三奇看来,项目研发过程急不得,其中的每一步工艺都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产品的成品率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需要一点一点提高,“所以这个过程是挺痛苦的,但是经过这种痛苦的蹂躏,你才能进步。”

    这样的痛苦,汤三奇和同事们常常会遇到。

    “比如,有的时候,一边在研发产品,提高产品率,一边要给客户供货,要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汤三奇做不到为了给客户供货,就不顾产品率加快生产速度,同时又不能违约不给客户供货,“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双重压力。”

    如今探测器项目因为有着强大的技术力量,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尖端,“跟传统的成像技术相比,它能根据探测的重点不同,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像,一般的CT等职能成黑白像,但用我们的产品能够成彩色像。”

    但汤三奇和团队依然面临困惑,“虽然产品性能很好,但成本会比市场上贵一倍多。我们要不断优化我们的成品率,让成本降低到市场可以接受的程度。”

    但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汤三奇他们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把技术做好,让这个项目更好地走向市场。

    创业的激情不可少

    在“创青春”的赛场上,李火亮不停地要给路过的人讲解自己的人脸识别+掌静脉技术与应用项目,此类的项目在这个比赛中只有这一个。

    在他的讲解中,虽然听到的都是那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但事实上,在他的讲述之外,在他的产品走向市场之前,是他付出的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2013年,原本已经在网络公司有着几十万年收入的李火亮,因为“创业的激情”从北京回到了家乡江西南昌,走上创业的道路。

    那时候,在那个三线的中小城市,人们大都还不了解,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人脸识别,他的公司是江西唯一一家做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的公司。就在那样一个环境下,李火亮卖掉了房子,去北上广深拉来了一批有创业激情的研发人才,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开启了自己的逐梦之旅。

    像这种靠技术“吃饭”的项目没有捷径,要研发出自己的核心算法,只能一点一点去攻克难题,李火亮带着研发人员辛辛苦苦磨了两年多。

    记得刚回南昌的时候,他组织研发团队做第一个项目,当时是封闭式研发,所有的研发人员24小时吃住在公司,连家在南昌的人都不回家。

    两年间,在这个项目上他“烧”了300多万,最困难的时候,他负债两三百万。一年365天,他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不过在他看来,创业是一条不归路,不管多大的困难他都会走下去。

    相比研发的难题,他更纠结的是人才的缺失,“在项目走向市场的时候,要有人去推广运营,让它更好地落地。”

    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火亮需要的是“有创业激情,能够认同他的理念,能够认同项目发展前景”的人,但中小城市的安逸环境注定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激情。一些人总想着那一份稳定的工资,要定点上班定点下班;有些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别的公司多给点钱,就立马走人了。

    “用梦想给他们‘洗脑’。”李火亮笑着说,他希望让他们看到这个项目的前景,让他们看到希望,“当然,我会做好榜样,带头工作,带头加班,这样他们看我都不安逸,也会反思自己。”

    如今李火亮的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江西当地的安保、校园卡等领域,下一步,他将着眼于无人支付,打造名为“梦想购”的无人智能超市。面对新技术,他仍然要走很长的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21日 T01 版)

赚快钱时代 为“慢创新”喝彩
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 打造共青团“创青春”品牌
吴友建:陪伴创业者从零到一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