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每向前迈出一步,总会伴随新词的破土而出,“智慧城市”这几年就频繁在各种场合露面。
不同书本对这个词的概括大同小异:便捷、舒服、有品质、少操心,躺在家里就把事办了——因此,智慧城市若想做大做强,关键要摸准人的需求。
设想一下,当你打开一款App,它会自动定位你所在的城市、区县、街道,界面上会跳出“失业人员转移”“残疾人救助”“再生育登记”等服务,填上信息,点击确认,机器会帮你处理接下来的一切,免去了下载多个应用,打开多张网页的麻烦。
如果再方便点,这款App就像一位导购,询问你的年龄、性别、职业后,提供出针对青年、中年、老年的不同服务项目,无论是在线学习、买房、找工作、还是养老,它无所不能,将优质的解决方案捧给你,像一位靠谱的小秘书。
官方将这样的功能概括为“将各方提供的服务资源按照服务对象进行主题化的介入”。
其实,现在很多为市民提供服务的公共部门,都在琢磨怎么通过“智慧”让市民少跑腿,快办事。但还是以部门为中心,像大海上的一块块孤岛。只有把分散的服务融合,为不同群体快速提供服务才是关键。
这个目标,服务方能实现吗?
一个最新的观点是,建设智慧城市,要吸引利益相关者参与,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到公共服务领域中。
比如,不久前腾讯联手安徽合肥“搞了个大事”,宣布将在移动支付、智慧警务、智慧医药等方面展开合作。
这是政策与社会资本结合的好例子。一方面,合肥市政府有建设智慧城市的需求,另一方面,腾讯希望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因此,一桩美好的“姻缘”便产生了。就像海南市与百度地图联手搞大数据交通一样,各取所需,共同提升公共服务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吸引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必不可少,个人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这几年,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意大赛越来越多。几天前,上海智慧城市方案创意大赛组委会就宣布,市民可以自主提出主题,进行创意,编制城市问题解决方案,涉及食品安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交通出行等方面。
“我们希望凝聚来自产学研用的创客和创变客,以开放、参与的方式,挖掘身边的需求,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助力建立以人为本的智慧社区。”英特尔中国首席责任官杨钟仁曾这样评价。
笔者曾在一些大赛现场,见识过不少以个人名义提出的城市问题解决方案。大学生徐晨希望让社区各年龄段的人得到交流,拉近人们的距离。她的设想是,把社区广场划分为问、答两种区域,分别对应橙、蓝两种光,傍晚,当居民靠近区域后,灯光会呈涟漪状缓缓亮起,吸引居民参与体验。
在她设计的模型上,巴掌大小的录音器连接在广场模型一端,一位居民想询问红烧鱼的做法,只要走进橙光区拿起话筒提问即可。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后,再把问题传输至蓝光区,其他居民就可以回答了,提问与回答都会在广场指定区域进行播放。当听到值得“赞”的问答,跺下脚就能点赞。
这些美妙的想法正在各个城市一点点落地。
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现在智慧城市都在搞线上建设,用网络连接人、连接一切。线下怎么办?”
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搞和智慧城市配套的App,软件内容很丰富,在线交水电费,开关小区的门禁,在全区58家医院在线挂号、看病历……原来频繁地跑腿,现在基本都能免了。
但新的问题也来了,上了年纪的人抱怨“根本玩不转”,小区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有时候开个锁需要三四分钟,还不如用钥匙!
真正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要考虑到弱势群体,因此,线下服务点的建设就必不可少了。离笔者家不远的一个小区居委会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装修成社区服务站,一方面,安排专人把居民线上提交的需求分发出去,另一方面,为人们提供咨询,不明白的,工作人员手把手教。
一个关于“创新”的论坛上,一个人发言至今让笔者记忆深刻,他说:“城市创新,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