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多跑路,市民少跑腿,百姓的需求很容易得到精准的满足;互联互通,不再有信息孤岛,政府通过对资源进行高效率的配置,进行智慧决策和科学管理。思源政通集团北京公司副总经理吕兆海认为,这是智慧城市的要素。
“首先得让百姓感到城市很智慧。” 吕兆海进一步解释,无论百姓找政府办事还是享受服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很快找到对应的部门,直接在线上跟政府打交道、跟社会打交道,不需要反复跑腿,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务、畅通服务。
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讲,建设智慧城市应该让政府的决策更具时效性,“应该有很多实时的数据为政府科学的决策作支撑”。
从环境角度来看,智慧城市应该是安全的和国家可控的。
有了这样的系统,政府可以进行智慧决策、科学管理。做到智慧化、高效率、精准化和人性化,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准,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综合竞争力。
当前,“京津冀一体化”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在思源政通集团董事长张亮看来,“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前提,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要一体化,社会事业要协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要进一步缩小,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的同步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需要根据一些相同的标准和认知,打造可落地的产品和具体实行方案。“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应当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标准统一、工作协同、开放共享、互联互通。“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来讲,信息化建设有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才能保证数据在京津冀地区能够互联互通、开放共享,进而保证资源在京津冀高效运转、高效调配和统筹使用。从建设来讲,信息是需要互联互通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建设的步骤也是需要协同的。”张亮说。
百姓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符合“京津冀一体化”的根本要求。
在教育方面,很多优秀的教师都集中在北京,著名的大学、中学、小学很多也在北京,怎么在教育发展的同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在线共享教育资源呢?张亮说:“假设我是河北唐山的市民,我知道北京有个学校的老师讲课特别棒,我的孩子想听他的课,但家在河北,上不了他的课怎么办?这个时候通过在线的课堂教育共享北京的教育资源,就是‘京津冀一体化’中信息化建设给百姓带来的便利。”
张亮指出,健康医疗方面也一样,通过信息化高速公路的手段,在共享资源平台上,廊坊的居民可以找到北京、天津的好大夫在线咨询,医生提供相应的医疗信息,“不用动不动就往北京、天津的大医院跑。”
环境保护方面,京津冀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升环境质量,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不只是一个地区努力就能做到的,需要京津冀同步进行。在线下,“京津冀一体化”促进了环境保护方面共同的行动纲要、推进计划、工作标准出台。在线上,有了信息化手段,政府部门可以实时共享环境监测信息,比如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土壤情况,实时协同工作安排,百姓也可以实时感受政府在环保方面提供的服务。百姓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体化,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体化,来共享京津冀发展的成果和进步。
很多信息百姓在网上、手机上能直接获得,就会减少线下跑腿的次数。从政府角度来说,如果信息化建设能同步,京津冀三地高度互联互通,城市资源的调配、数据的掌握、政府进行决策也会非常高效。
借助“京津冀一体化”搭建的互联互通的平台,是没有边界的,不存在“跨城办理”,“因为在哪儿都一样,什么事都能办,也不需要来回跑,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信息化和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会让人们淡化空间和地域概念,这是我认为信息化能够给‘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很重要的便利之处。”张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