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办学实践三

着力打造“产教融合特色校” 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26日   07 版)

    日前,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决赛上,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支代表队先后摘得“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和“光伏电子工程的设计与实施”赛项两个全国一等奖。每场比赛都要与来自全国60多支代表队百余名学生同台竞技,怎样做到顶住压力,正常发挥,赢得比赛呢?该校选手曹洪源说:“我们在课堂、实训中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定期到工厂参加生产实训,这种真实的职场训练是我们取得一等奖的必胜法宝。”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53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德技并重、产教融合、实境育人”的办学特色,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新形势,学校坚持教育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创新,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引领,突出专业优势,不断提高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契合度。

    坚持教育理念创新 突破职业教育传统模式观念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把立德树人作为改革发展的落脚点,以师生为本,实施“导师制学生管理改革工程”,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每5位学生配备1位导师,将指导学习、指导生活、指导成长结合在一起,扬弃与超越传统的师生关系。从教师单向“传道授业”向师生共同“悟道建业”转变,从教师主导的传统“坐学式”个体学习方式,向师生互动的现代“活动(实践)式”共同学习方式转变。“导师制”自2016年实施以来,已有10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

    学校实施学分制,允许学生在2-6年内完成学业,学生可提前或滞后课程教学计划的进程安排,以学分和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允许有条件免修、免听,提供更大自主空间,为优秀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建立了“政行企校四方合作理事会”机制。从2010年开始,连续6年与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百强企业的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开展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合作,累计合作培养岗位专门技术生产人才300余人,并于2016年10月双方签订校企合作三年框架协议,制定校企名师互聘的教师队伍共建计划、培养方案共定的人才教育实施计划。新浦公司每年出资3万元,推动上述计划的实施,最终实现围绕行业企业、岗位、发展办学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

    对照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和产业、行业的新标准,学校完善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行专业预警制度,开展专业评估,重点评价专业对接区域、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水平,适时增加、调整和扩招专业,推进专业结构紧密契合地方产业。重点打造机械、食品等一批服务地方支柱产业,新能源、物联网、电商等一批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专业,形成新的支撑,加快对化工、材料等传统优势专业的改造升级,发挥品牌特色专业的建设经验,带动学校其它专业共同发展。

    坚持培养模式创新 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为满足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了精英高职人才“3+N”培养模式。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征,对照产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打造了“分层覆盖+逐级递进”教育载体,为学生量身定做“个人精英计划”,构建了“多元评价+个别反馈+针对提高”质量评价体系,引领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经过六批精英人才培养试点,受益学生3620人。

    3年来,精英班学生共申报“吸附齿条移动式爬壁机器人”等专利50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参加省级及以上大赛获奖23项,其中国赛获奖7项。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上,该校机电学院精英班学生卞帅、穆晨峰等五位同学与“985”、“211”本科院校学生同台竞技,设计制作的“一种滚筒式硬币分拣及点算包卷装置”荣获大赛一等奖,全国仅有两所高职院获此殊荣。

    五年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把产教融合作为基本理念贯穿到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层面,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积极统筹多方资源,激情进取、追求卓越,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努力创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26日 07 版)

“同案不同判”为何难以避免
“套路贷”的“套路”
刑警黄亮的诺言
图片新闻
着力打造“产教融合特色校” 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贵州省青少年大扶贫知识网络大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