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9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寨子新修“红军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裴江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27日   05 版)

    将建成的公路桥能够通车行人,与自然风景融合,村民出行便利,还能带动村里山货走出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程璨/绘制

    2016年9月29日,中国青年报长征系列H5第五集《红军桥》上线。

    83年前,红军长征途径贵州黎平上少寨时,当地老百姓自发用家里的床板、门板为红军在八舟河上修了一座渡桥,开启了红军西进的征程。这座红军桥一直是上少寨人内心的骄傲,军民鱼水情的故事代代相传。

    83年后,中国青年报社携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石化,要为上少寨600多位村民修一座能通汽车的公路桥,让村里每年产的几十万斤的橘子、柑能被运出,日子能更加有盼头。这座新桥仍叫红军桥。

    八舟河上,新旧两座红军桥相距50米,穿越83年的历史隔水相望,一脉相承的是桥带来的希望。老桥带来的是胜利的希望,新桥带来的是富裕的希望。

    找到一座红军桥

    1934年12月举行的黎平会议,在红军长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一次重要的政治局会议,为随后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但当年帮助红军顺利渡河、摆脱追兵的上少寨红军桥却鲜为人知,直到2016年9月,中国青年报社“触摸热血青春·重走长征路”的几位记者费尽周折走到那里。

    带着“要找一些红军印记”的念头,几位记者找到这座红军桥后,收获了一段有关80多年前的热血记忆。

    上少寨组长吴锡焰年逾花甲,他从父辈那里听说的红军桥的故事,如今正一遍遍由他讲述给后代。这位老人给记者们讲述那段历史时,还翻出了当时红军留下的手稿。

    有数百年历史的上少寨,被八舟河隔开了与外界的联系,村里人外出一直靠撑船渡河。1934年的冬天,中央红军长征西进的先遣部队行至黎平境内时,被八舟河挡住了去路。先遣部队可以撑船过河,大部队怎么办,要是有座桥就好了。

    寨子里的老百姓并不知道要渡河的军队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壮劳力都躲进了山里。先遣部队的战士们主动找留守的老人聊天,宣讲红军的亲民政策。

    为了不扰民,在寒冷的冬夜,所有的红军官兵都睡在村民的屋外;不仅如此,红军还打开地主的粮仓,给贫苦的村民分发粮食。

    一个被口口相传了几代人的细节是,有一次,一名小战士烤红薯时不小心引起了火灾,部队不仅责罚了战士,还赔偿了村民的损失。

    严明的纪律很快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好感,“这是咱们穷人自己的队伍。”吴锡焰回忆说,老辈人都那么说。躲在山上的年轻人陆陆续续回来了。为了让红军过河,村民自发从家里扛来床板、门板,冒着严寒和红军一块儿连夜架桥。当时村里50多户人家,有30多家把自己的门板给拆了。

    红军走后,寨子里的村民格外珍惜这座红军桥。桥不仅是军民情谊的象征,也架起了寨子与外界的联系。80多年来,这座木桥修了又补、补了又修。

    如今的红军桥,保持着当初的样子,依然由数十根圆木搭成杈架,上面铺着木板,通过钢丝牵引而成。

    吴锡焰说,保护好这座桥,既能保障村民顺利出行,更是为了留住历史的记忆。

    桥连接的世界已经变化

    在找寻那段热血青春的故事时,重走长征路的记者们也发现,近几十年来,上少寨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密集,桥对村里来说,越来越重要,而“耄耋”高龄的老木桥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冬天、夏天是桥的高危季节。

    冬天,山里结霜,木质桥面也会结薄冰,每每这些时候,桥面就像镜子一样滑。每天早上,村里人都要轮流值班,给桥面铺上厚厚的稻草,才能保证桥能勉强同行。可不多一会,稻草上又会结上薄冰。冬天因为桥面湿滑造成村民跌入河里的例子不在少数。

    夏天,山里总要发几次洪水。水来得急时,就会把桥冲垮,把木板桥面冲走。有的时候,村里人刚凑钱修好的桥就又让大水冲得七零八落。村里的老人都知道,一到夏天就得打几场保桥战。有经验的老者要时常观察着水情,一旦河水上涨过快,就得赶紧敲锣,让村里的壮劳力迅速集合到河边,将桥板抢下来收好,待水退去,再把桥修好。

    如今,木质红军桥依旧横亘于上少寨的村口,而它所连接的世界,却已截然不同。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上少寨近几年来也在谋变,寻找富裕的出路。村民们在村里种上了柑橘、柑。

    49岁的吴玉宏算是村子里的致富能手,几年前,他将自己1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柑橘,在大多数村民看来非常疯狂。

    “你种那么多柑橘,卖不出去怎么办?你能每顿饭都吃橘子吗?”若干年后,吴玉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种柑橘的路是对的,现在10亩果园一年大约能收获两万多斤橘子,差不多能有两万元的利润。

    看到吴玉宏种植橘子赚到钱了,村民们都开始效仿。现在,上少寨家家户户都种上柑橘、西瓜等经济作物。可水果丰收时,村民却一筹莫展。

    木质的老桥,窄得只能两个人并行,走在上面,摇摇晃晃,桥板咯吱作响。只有胆子大的年轻人才敢骑着摩托车快速穿行,年纪稍大的村民只能靠挑担子才能把水果卖到村外。

    可肩挑背扛难得把丰收的硕果换成富裕的生活。

    近几年,上少寨附近的不少村落都修起了石桥,一辆辆小轿车直接开进了村子。相比之下,上少寨的木桥显得有点“落伍”。一谈起其他村子新修的石桥,吴玉宏满脸羡慕。

    几年前,吴玉宏在村里修房的经历让这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更加希望能有一座桥将村子和外面的世界连通。“你能想象吗,我修房子时拉建材竟然磨坏了30多个手推车的外胎。”他回忆起3年前修房时的场景直呼太累,“前后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建好。”

    上少寨所在的高屯街道的办事处副主任黄明龙说,“和周围其他的村子相比,上少寨确实落后了不少。”

    在黄明龙看来,因为没有一座能通车的桥,上少寨错失了好几次发展的机会。

    清澈透明的河水、上百年的古树、丰富的红色文化让上少寨被纳入八舟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域,但由于交通不便、缺乏宣传,旅游业的发展停滞不前,青山绿水还难以换成村民们腰包里的人民币。

    黄明龙说,“红军桥”不仅不能满足村里发展的需求,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几乎每年都有人从桥上掉下。

    让村民们更揪心的是,这几年村里的小学撤了,孩子们都得去乡里上学,桥是必经之路。村里有30多名小学生每天上下学时,村里都得派几个老人护送。晨光暮色中,总能看到一队老人牵着一队孩子走在窄窄的桥上。

    “能架一座可以通车、安全的桥,可以说是村里几代人的愿望。”10多年来,吴锡焰一直为桥奔波。

    可上少寨所在的黎平县原本就财政资金吃紧,真的拿不出资金建桥。

    有了新桥,村里就“活”了

    上少寨的修桥愿望出现在了中国青年报社的全媒体报道中。文字、视频、图片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最先响应。这家机构第一时间找到中国青年报社,希望能共同发起“上少寨公路桥建设”公募项目。

    “筹集资金的过程一波三折。”过去一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武书芳都在为上少寨公路桥的事情四处奔走,最终获得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支持,中石化决定捐资180万元为上少寨修一座公路桥。

    桥,是寨子里的人们最常说起的话题。

    “桥通了,车就可以进村了!有车我们就再不费力了嘛!”吴锡焰一次又一次说着有桥的好处。

    今年9月21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签署了捐资协议,上少寨修桥的资金终于落实。吴锡焰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刹那,眼眶里闪烁着泪光,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

    “为缅怀当年的革命先烈,为点亮当地老百姓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我们捐赠180万元为当地老百姓修一座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能源环境部副主任陈俊在捐赠仪式上说道,“当年上少寨百姓帮助我们党、帮助我们红军,今天我们也要帮助当地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陈俊相信,桥修好后,便利的交通加上清澈透明的河水、上百年的古树、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能让上少寨的村民依托青山绿水脱贫致富。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徐光也希望这座桥的修建不仅能提高村民的出行质量、改善出行条件,更能成为村民保护红军长征文化、传承长征精神的一个载体。

    按照贵州省黎平侗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主任姚洪江的设想,新桥桥面净宽4.5米、高5.6米、长54米、承重能力为20吨。

    “桥梁外观作仿木生态处理,要让桥和自然融为一体,不能破坏村里的生态。”姚洪江说。

    “现在,红军桥修建选址工作已全部完成,桥梁设计工作还在进行,图纸确定就可以开工建设。”姚洪江说,“桥修好后,老百姓的生活会好很多。”

    修桥是寨子里“天大的事”。

    新桥选址的那天,全寨人都撇下了地里的农活,围到测量人员身边看热闹。

    修桥势必会占用村民的田地,如何赔偿在这里似乎不是什么问题。“即使没有赔钱,我也愿意将我家的地拿出修桥。”今年71岁的吴隆海笑着说,这一次测量时,他家有0.4亩左右的地被划入了红线。

    “村里开过会了,无论占用了谁家的土地,都要服从大局安排,尽快让大桥修起来。”吴隆海没有想到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新桥的诞生。吴隆海心目中的桥,宽敞,平整,可以容两辆汽车交错驶过。

    “你看,只要这座桥修好,整个村子就盘活了。”吴锡焰站在家门口,指着离村子不远的八舟河说。在他眼里,“活”起来是村子脱贫奔小康的关键一步。

    “桥通了,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多了,我们还会找到机会挣钱。”吴锡焰想过要开农家乐来接待到村子里游玩的人。

    对于未来的生活,吴锡焰充满信心。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裴江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27日 05 版)

寨子新修“红军桥”
文明旅游 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