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人也前所未有地以大国国民形象感知整个世界。
从“东亚病夫”的耻辱中走出来,我们的确历经了太多的坎坷。如今,当中国对外展示全新的自信形象,中国人都为此准备好了吗?
须看到,祖国的强盛不是在朝夕间实现的,几代建设者的筚路蓝缕铺就了如今的复兴之路。为祖国感到骄傲,也要理解和遵循祖国复兴的历史进程。
国门一步步打开以后,中国人开展对外交往的机会与日俱增,出境旅游和留学成为普通人直观地接触世界的方式。出境旅行和生活,既是中国人放眼看世界的过程,也是外界最直观地认知中国国民形象的途径。
这些年出国,可以发现许多当地人使用的产品来自国内。大到中国品牌的汽车,小到一个保温杯,都有Made in China的痕迹。国人熟悉的生活场景也被搬运到海外。比如,在亚洲许多国家,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账单日益普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中国的无现金支付,让一位访问上海的内阁部长看起来像“山龟”(土鳖)。世界对中国发展的认可,理所当然地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国人的腰包的确鼓起来了,然而,善意地表达骄傲,不能依赖于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有钱就任性”,在任何一种文化里都不会让人感到舒服。一些国内游客一到国外就启动疯狂购物模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目的地经济发展,但是也妨碍了当地的正常秩序,抢购奢侈品的国人形象并不一定受欢迎。一个地方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首先期待传播本地的人文价值观,游客自然应该入乡随俗,感知异域文化之美。
“看到祖国这么霸气,我就放心了。”这句网络热语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的确,有了强大的实力,才有资格和能力保护本国国民。在近年开展的历次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既让身处困境的国人平安撤离,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维护国家和国民利益的决心。
不过,霸气不是霸道,我国的传统对外交往观念里从来没有“恃强凌弱”这四个字。中国的大国之路不能像某些国家那样,把控制和欺压当地人当成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求同存异依然是和平开展对外交往的有效方法论。对普通中国人来说,出境在外,遵守、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同样是表达国民骄傲的方式。中国人的骄傲不是来自拳头,而是来自对本国特色发展道路的自信与坚守。
国家形象是如何被构建的,既取决于全体国民的努力,也受个案、个体事件的影响。在特定的时期,个体事件还会导致滑坡效应,进而逆转国家形象的健康发展方向。因此,每个国人都有责任约束自我行为,在表达对祖国感情时不忘国家形象。
像“中国游客大闹国外机场,高唱国歌”这样的新闻,非但不是正确表达国民骄傲的方式,简直还是一种昏头的表现。国家旅游局就多次把不文明中国游客纳入黑名单,以此警醒他们不要把粗俗的举止当成表达国民骄傲。自信往往伴随着谦卑和审慎,狂妄跟自豪的距离相差十万八千里。那些动不动就要在国际交往场合秀优越感的国人,应该想想自己究竟为祖国的发展做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国民形象。
中国的崛起仍在进行时,国民骄傲处在激烈的动态变化中。从不自信到走向自信,中国人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心态转折,接下来,中国人要面对的则是如何更得体地表达自信的问题。发展历经坎坷,也伴随着光荣与梦想,但更为常态的则是日积月累的寻常。表达国民骄傲,需要一颗平常心,也需要一颗站在世界舞台高度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