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战士们写下遗书后,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杨根思连”连长王震命令全连官兵清点弹药和给养,做好战斗准备。联合国方面的情报显示,天亮后大批武装分子准备进攻联合国营地,血洗难民营,而中国维和步兵营是当时唯一的防御力量。
那是2016年7月10日凌晨,南苏丹武装冲突不断升级。一面是装备坦克、步战车和直升机的武装分子,一面是近万名难民和2000多名联合国雇员,维和官兵决心誓死守卫阵地。
“这里就是我们的小高岭!”王震对“杨根思连”的官兵们说。
1950年11月29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的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上,连长杨根思带领一个排阻击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最后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和敌人同归于尽。
从此,英勇顽强、血战到底成为“杨根思连”最具区分度的精神特质。“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句老连长叫响的口号至今仍在营区回荡。
在南苏丹维和经历生死考验
对“杨根思连”的官兵们来说,2016年7月10日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当地时间18时39分,一枚火箭弹击中正在执行难民营封控任务的105号步战车,李磊、杨树朋壮烈牺牲,5名战士不同程度受伤。
在此之前,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爆发激烈交火,武装直升机在头顶上盘旋,不断有流弹飞进联合国营区,情况十分危急。
“水电班的发电机旁打进两枚火箭弹,车场周围也落了炮弹,宿舍墙上有很多弹孔,子弹到处乱飞。”105号步战车驾驶员、四级军士长于明彬回忆。还有一发火箭弹命中炊事班营地,贯穿两个房间后爆炸,幸好屋内没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8时左右,营区外的枪声再次激烈起来。连长王震观察到,政府军两辆坦克正在从东向西机动。据他统计,这已经是冲突双方当天第5个波次的交火。
突然,他听到一声火箭筒发射的声音,“头顶上一道黑线划过”,紧接着传来巨大的爆炸声。
“连长,105号步战车被击中!”对讲机里很快传来报告。
王震心急如焚,迅速冲过去查看情况。105号步战车冒出滚滚浓烟,几名伤员躺在地上浑身是血。流弹在身边嗖嗖地飞过,但没人弯着腰躲避,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送到了营区内的医院。
当天夜里,两位战友牺牲的噩耗传来,“杨根思连”官兵陷入一片悲痛之中。然而,伴随噩耗到来的还有一条紧急情报:大批武装分子计划于天亮后进攻联合国营区,血洗难民营。
接到情报后,中国维和步兵营连夜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做好遭受攻击后全面反击的准备。凌晨4时,“杨根思连”也召集官兵进行作战部署,其中一项任务让班长林海明印象深刻。
“连长命令我带领7名反坦克射手,构筑掩体,如果有装甲目标和有生力量进入联合国营地迅即歼灭。”林海明说,他们的阵地正面是营区北大门,也是武装分子进入营区的必经之路。
“有撤退路线吗?”他问连长。
“没有!我们的背后就是近万名难民和2000多名联合国雇员的安全,再也没有退路。”王震坚决地说,“希望你们像老连长一样,做到人在阵地在,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
林海明记得,作战会议结束后,每一名战士都写了遗书,有的班照了合影,他和几名即将走上最前线的反坦克射手每人喝下两杯矿泉水,“算是壮行”,所有人都做好了战斗到底的准备。
最终,武装分子并没有冲进联合国营区。冲突双方在营区外激战,好几枚炮弹在距离营区几十米外爆炸。但对于“杨根思连”的官兵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
“60多年后,我们也能像老连长一样,为了完成任务不惜任何代价。”回忆起那次维和任务,林海明感慨地说。
“就算是崩碎了牙,也要把这骨头咽下去”
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拉响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壮举震动朝鲜战场,也在瞬间定格了一支部队的气质。直到今天,这种有我无敌、临危忘死的精神依然在“杨根思连”传承。
2014年6月,“杨根思连”参加“跨越-2014·朱日和C”实兵对抗演习,实兵对抗阶段,连队担负渗透破袭任务。就在即将攻入蓝军阵地的紧要关头,一条宽两米、深约1.5米的反坦克壕挡住了步战车前进的道路。不仅如此,蓝军还在一侧的山头上布下伏兵,企图阻止连队的进攻。
“我的第一想法是绕过壕沟,但时间不允许,唯一的办法就是人工填埋,为步战车开辟通路。”排长张龙飞说。于是,连队兵分两路,一路上山歼灭伏兵,一路迅速填埋壕沟。
战士们把背囊、空弹药箱、竹筏等填进壕沟,随后开始疯狂地掘土填坑。由于没有大锹,他们只能用小锹小镐甚至是徒手挖土,下士魏业伦更是被利石划得满手是血。
最累的时候,干部组织大家喊“三个不相信”,大家又“像打了鸡血一样”,最终仅用10多分钟就成功跨越障碍,第一时间攻破蓝军营级指挥所,为后续部队冲击开辟了通路。
2015年7月,一场毫无预告的紧急拉动突然拉开序幕,上级命令“杨根思连”担负空中输送先遣夺要任务。
随着营区警报响起,“杨根思连”仅用20分钟就完成紧急集合,并随营队一起在凌晨登上飞机。这是连队的第一次空中之旅,但体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晕机、噪音大、拥挤,上飞机前基本没吃东西没喝水,下飞机时感觉整个人轻飘飘的。”张龙飞说。
没想到,刚下飞机,还没有喘口气,连队就接到了奔袭25公里的任务。之前,连队主要进行的是武装5公里训练,而现在奔袭的路程是训练的5倍。
“同志们,组织把最硬的骨头交给我们啃,是相信我们有副好牙口,就算是崩碎了牙,也要把这骨头咽下去!”连长王震第一个朝着目标方向奔去。
“拼了!”战士们吼着冲出去,草原上遍布石头草窠,脚上的血泡长起来、再踩破,身上的汗好像出完了,嗓子里像冒烟一样。
跑了将近两个小时,张龙飞的腿开始抽筋,“从大腿抽到小腿”。他把小锹取下来,用背面猛拍自己的腿。有的战士晃晃悠悠,眼圈发黑,被战友们搀扶着踉踉跄跄奔向终点。
最终,连队成功完成25公里奔袭,没有一人落下,提前到达指定地域,并第一时间夺控了城市要点。这一仗,“杨根思连”官兵创造了机动距离最远、抵达战场最快、夺点控要最迅速等多项纪录。
返回营区后,“杨根思连”官兵再次来到老连长雕像前。高大的雕像将杨根思的形象定格在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的瞬间。注视着老连长刚毅的脸庞,张龙飞不禁感慨:“我骄傲,我是‘杨根思连’的兵!”
“感觉老连长是身边的亲人,而不是遥远的历史人物”
虽然已经牺牲快67年了,但在“杨根思连”,战士们能够通过各种活动感受到老连长的精神。
每年新兵下连,连队为他们准备的第一个活动是迎连旗仪式。面对鲜红的连旗,新兵们齐声呐喊:“今天是我来到连队的第一天。亲爱的连旗,我想对您说,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有给您增光的义务,没有给您抹黑的权利。”指导员丛博文发现,很多新兵参加仪式时都会“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参加重大任务出征前,连队会组织在老连长雕塑前表决心;执行完任务返回营区,官兵们也会在杨根思雕塑前总结得失。遇到问题时,战士们会独自来到雕塑前默念心事,“感觉老连长是身边的亲人,而不是遥远的历史人物。”
杨根思牺牲纪念日、连队命名纪念日和杨树朋、李磊烈士牺牲纪念日是“杨根思连”的3个重要纪念日。无论部队走到哪里、执行什么任务,这3天都会举行纪念仪式。“留守的官兵不用我们交代,每次都会为老连长雕塑献花。”丛博文告诉记者,火炮技师李代兵甚至选择在连队成立纪念日这天领结婚证,这些仪式已经融入了战士们的生活。
对战士们影响最大的,还是杨根思提出的“三个不相信”精神。2016年,“杨根思连”九班班长陆亚东随队赴哈萨克斯坦参加“国际炮兵能手竞赛”,竞赛规定只能使用哈萨克斯坦装备,而装备只能等开赛前一周才下发给参赛队员。
那几天,陆亚东和队友们带着干粮闷在炮车里苦练,仅用三四天时间就熟练掌握武器操作,速度甚至比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队员还要快,引得他国参赛队带着摄像机来学习他们的训练方法。最终,陆亚东成为所有参赛队中唯一一个全部命中目标的选手,被评为“最佳火箭筒手”。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把它克服掉,就像老连长一样。”他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