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茜)日前,由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能源局主办的第四届能源论坛暨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京闭幕。论坛上,院士、政府官员和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如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进行了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指出,能源革命不能一蹴而就。他预计到2050年之前,我国化石能源占比会从现今的近90%,分阶段降至40%,非化石能源占比上升至30%。
2012年年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国工程院作为我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咨询机构,从2013年5月开始对该议题展开战略研究。谢克昌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指出,能源革命可分三步走。
谢克昌院士团队预计,现今至2020年是能源革命的第一阶段,此阶段为能源结构优化期,主要内涵是煤炭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炭利用的集中度,预测到2020年,煤炭、油气、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60%、25%和15%。2020年到2030年为第二阶段,是能源领域的变革期,主要实施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的战略,预计2030年,煤炭、油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达到50%、30%和20%。2030年到2050年为第三阶段,是能源革命的定型期,彼时需要形成“五化”的新型能源体系,即需求合理化、开发绿色化、供应多元化、调配智能化和利用高效化。预计煤炭、油气、非化石能源占比分别为40%、30%和30%。
谢克昌院士团队的研究结论和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论坛上提出的观点阐明了一个相同的情况:煤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的主体能源。
努尔·白克力在报告中指出:“近两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去产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从我们国家的资源禀赋来讲,煤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这是我们最基本的国情。”努尔·白克力认为,如果抛开煤炭谈中国的能源转型,谈中国的能源安全,这恐怕是不现实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用“缺油少气,煤电为主”来通俗地概括我国能源资源现状。因此,他提倡“还是要做火力发电的文章”,并且认为可以通过技术变革,让火力发电融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针对用煤的问题,作为煤化工领域的专家,谢克昌院士在论坛上多次强调:“清洁高效利用的煤炭也是清洁能源。” 同时,努尔·白克力也指出:“现在去碳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本人认为去碳化不是去煤化,更不是去工业化。”
目前,化石能源仍旧在世界能源构成中占主导地位。但从增量上看,庞大的世界能源体系正在逐步向可再生能源转身。国际能源署署长高级顾问杨雷带来的图表显示,进入新世纪之后,可再生能源满足能源增长需求的比重越来越大:从2000年到2010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情况来看,47%的增长来自煤炭,可再生能源只有12%。而从2010年至2016年,可再生能源满足能源增长需求的比重达到了32%,而煤炭只增长了10%。
杨雷的另一张图表显示,真正支撑未来25年全球能源增量的是低碳能源。而这些能源增长的来源除了有约四分之一为核电,剩下的全是可再生能源,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增长有约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他说:“中国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火车头,这已经成为现实。”
同时杨雷还强调,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全球能源投资报告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去年电力的投资超过了所有化石能源上游的投资。这是第一次电力的直接投资超越了化石能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