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当所有人用爱彼此关怀,所产生的力量就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湮灭。
---------------------------------------
向死而生,是人类共同的命运。临终之际,人们总会扪心自问:我的一生,究竟是怎样度过的?如何衡量生命的价值,是古往今来万千哲学家苦苦追索的命题。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这是不幸身患“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娄滔给出的答案。她还很年轻,不过29岁。她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一名在读博士生,本来前程似锦。可惜,这一切都被无情的病魔打碎了。
公众获知此事,无不为她的遭遇哀伤。更令人感动的是,娄滔在遗嘱中表示,希望去世后能够捐献遗体。依照她的遗嘱,她的头部将用作医学研究,她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其他因“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能早日摆脱痛苦,而她的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尽可以捐给他人使用。
这个身患绝症的女生为何作出这一选择?简单地用“伟大”形容,恐怕不够。“渐冻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它的恐怖不仅在于治愈希望渺茫,更在于其逐步剥夺一个人生命尊严的残忍。面对不公的命运,正处花季的娄滔有理由哀叹、抱怨,但是她的反应是平静而淡定的。她说,不想给别人增加负担。直到生命的尽头,她仍在为他人着想。我们的心灵,也因此而受到震撼。
“请让我静悄悄地离开,不留任何痕迹,就如我从来没来过。”这是娄滔的心愿。诚然,个体生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来过、问过,正说明个体生命绝非无意义的旅程。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当所有人用爱彼此关怀,所产生的力量就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湮灭。娄滔说,自己读书享受了国家的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还没能够回馈社会,所以只有通过捐献遗体的方式来完成。她的生命也许会消逝,但因为她的壮举,娄滔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永远不会被切断。
爱,是将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的重要因素。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对此,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娄滔足够努力,她也将整个生命献给了人类。尽管遗憾,但她的生命不会有悔恨。
与娄滔相比,身体健康的我们是幸运的。因此,我们更应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将更多精力投入本职工作中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奉献过自己的爱,人类短暂的一生就会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