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通讯录,从上翻到下,找了两遍才找到喵。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换了头像和网名,而我的记忆还定格在我帮她起的微信名“氤氲间、荏苒年华”。点击发消息,进入了空白对话框,才反应过来,自从年初换了新电话,我们一直都没联系过。
“你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你呢?”
“我也挺好的,很久没联系了。”
“是啊,好久没联系了。”
……
“有空约饭吧!”
这样的尬聊没超过10句,我们就都识趣地终止了。
喵是我高中最好的朋友,她也是我高中认识的第一个同学。我是个转校生,被安排在了班级最后一排,一个人都不认识,趴在桌子上熬过了在新学校的第一节课。那时候,班里的同学已经通过军训相互熟识,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格局”。一下课都三三两两地跑出玩了,而她是第一个主动把课堂笔记借给我补习的人。
一借一还,我们很快成了朋友。整个高中,我们都形影不离,只要看到她便能找到我。青春期的女孩总感觉有说不完的话,课堂上传纸条,课下“咬耳朵”,我们还搬到了同一个寝室,甚至挤在一张只有1.1米宽的单人床上聊天到天亮,然后一起迟到,一起罚站,一起逃课,一起追男生……我们还学电视剧里结拜,不知道哪里找来三根树枝插在土堆上,发誓要当一辈子好朋友,坚信友情比爱情更长久。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禁嘴角上扬,那段时光是青春期最美好的记忆。
随着高中毕业,我们考入不同的大学,去了不同的城市。联系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少,打电话的频率从刚开始的每天一个,变成一周再变成几周。我们在大学都有了新朋友,偶尔的电话中也是讲着对方没听过的人名和并不太感兴趣的事。
真正凑到一起的只能是寒暑假,见了面大家感觉还是一样亲切,我们称这为“感情基础”,只不过各自都有了新的生活圈子,我们之间的感情没变。但几次聚会过后还是发现,两个人的共同语言真的少了,在一起只能追忆过去。
我把这一切归咎于分离,没有共同的圈子。但我不想让这段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我要留住最单纯的友情。毕业后,我游说她来到了我的城市,还托人为她介绍了第一份工作。
我跟喵终于又住在了一起,1.1米长的单人床变成了1.5米长的双人床,但我们却第一次感觉到了拥挤。或许是三观经过大学的洗礼有了差异,做事情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有默契;也或许我们都高估了“感情基础”,认为除了时间,其他都没变。
后来,我们才明白“感情基础”其实是当年的彼此认同感,而那些认同感随着三观的形成已发生改变。当朋友开始逐渐不认同,便会产生排斥,理智会告诉你这段友谊不值得再去付出。
有时候友情就像爱情一样,不能将就。我们反而更愿意留住彼此心中曾经的美好,相互祝福,然后回到各自的人生轨道继续前行。
记得大学毕业时,我跟大学最要好的闺蜜在KTV里相拥哭着唱完了《朋友》,还约定25岁的生日要一起过。而随着各自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只能“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再接到她们的电话,大多是告知结婚的喜讯,几句客套的寒暄,就像歌词中唱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你来的信写得越来越客气”。
我渐渐适应了这种“不再联系”,从以前的无话不说,变成无话可说。
毕业、工作后,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昔日的好友走散了,渐渐不联系了?因为人生轨迹的不同,你身边的朋友也已经换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其实朋友,最终就是彼此选择的过程。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能时常想起对方,不再经常联系。朋友间消息渐杳,但也许,这正意味着朋友有了自己的新生活,过得很好。
回眸间、烟萦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