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短短3年内出口整车8万辆的华晨汽车集团而言,打开伊朗汽车市场大门的工作其实早已开始。
2013年9月,华晨汽车与伊朗第二大汽车集团塞帕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第一辆中华轿车在伊朗成功下线,到累积出口额突破8万辆大关……自进入伊朗市场以来,华晨汽车一次次刷新着惊人的“中国速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昔日蹒跚学步的追赶者,到今天勇于“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探路者,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努力成为继高铁、通讯和能源后新的“中国制造名片”。作为率先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海外基地建设的“海外市场拓荒者”,华晨汽车自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德黑兰,中国华晨汽车就是高品质的象征”
“华晨车动力充沛,电池耐用,能够适应德黑兰坡度较大的山地地形。”在一家私营航空公司工作的伊朗车主Amirafshari表示,不俗的消费者口碑是自己选择华晨的重要原因,“在德黑兰,中国华晨汽车就是高品质的象征。”
在一场由华晨和塞帕集团共同举办的车友会活动上,和Amirafshari持有同样观点的车主还有很多。在50多位参与活动的车主中,有不少人带着家人前来享受周末时光,甚至还有人驱车900公里、专程赶到德黑兰参加活动。据介绍,在当地的社交平台上,仅与此次车友会活动相关的推送就多达714条,点赞更是高达1.9万多人次。
“这3年的市场反馈表明,华晨在伊朗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很高。在伊朗的质量评级中,我们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发现一些伊朗车主自发地将车标换为中华车标后,华晨汽车国际贸易公司伊朗项目总经理于远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次活动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人对中华品牌的认可。”
另一方面,华晨汽车过硬的产品质量也打动了合作伙伴。
“无论生产能力还是品质管控,华晨公司的实力都是非常雄厚的。另外华晨与宝马、丰田的深入合作,让我相信他们在技术领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作为合作伙伴代表,担任工程部总监一职的Tahamasbi对华晨汽车的评价显得更加专业。
“大概30多年前,有一次我跟父亲去市场买手电筒,那时候商店里只有产自美国和日本的产品。我父亲比较一番后,选择买美国的手电筒,因为大家普遍认为日本产品的寿命不会很长。今天,日本产品已经完全扭转了人们的这一印象。”Tahamasbi一边向大家分享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一边笃定地表示,“我认为,中国产品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这种形象转变。至少,像华晨这样的中国汽车已经得到了伊朗企业和消费者的充分认可。”
正是出于这种认可,华晨与塞帕集团的合作进展迅速。
统计数据显示,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签署3年来,新车销量每年均保持超过两倍的高速增长,增速超过所有竞争对手。而在Tahamasbi看来,华晨汽车在伊朗市场的销售工作“只是刚刚开始”。他表示,比销售数字更重要的,是双方经过这3年的合作,彼此间的理解、信任在增长,“这才是我们塞帕集团与华晨公司合作的最大成就”。
在塞帕集团专门负责华晨生产线部分的阿福奢利表示,尽管合作双方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同样坚信一点,“产品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点恰好也是促进双方互相理解、加深友好和信任的关键所在。
据于远海介绍,目前华晨集团与塞帕集团在伊朗合作组装销售中华H200、H300系列轿车,该生产线具备年产12万台的能力。根据双方2016年签署的《战略合作备忘录》,合作再度升级后,华晨集团将把伊朗项目打造成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性项目,为进一步开发、拓展“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提供有效的支撑跳板。此外,据Tahamasbi透露,双方正在商讨成立包含零部件及整车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功能在内的合资公司,有望在6~9个月后取得初步成果。
做中伊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典范
“华晨汽车与塞帕集团的合作是中伊两国经贸合作的典范。”在出席华晨汽车出口伊朗8万辆交流活动,并参观位于塞帕集团PARS KHODRO公司工厂内的中华H200生产线后,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参赞邬沛民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内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2016年1月,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伊两国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备忘录。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得到了有关各国的热烈回应,伊朗也派出了以经济部长为首的高级代表团。在那次盛会上,中国和伊朗也达成了务实、友好的合作交流协议。”邬沛民参赞表示,中伊双方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平台上找到利益结合点,也能找到长期互利共赢发展的机遇。
据介绍,目前中伊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金融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是伊朗原油和非石油产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正如邬参赞所强调的那样,中伊经贸关系取得喜人的进展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就像华晨集团与塞帕集团的合作一样”。
“如果我们两家公司没有精诚合作,没有互相理解,绝对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出口8万辆的目标。”见证了过去3年飞速发展的Tahamasbi坚信,“在两家公司长久的合作下,我们还会取得更多的成就。”
回顾华晨汽车在伊朗的发展,人们经常将其成功归结于过硬的产品品质、最合适的时间以及最合适的合作伙伴。“塞帕集团旗下的PARS KHODRO公司是伊朗历史最悠久的汽车生产企业,在质量控制、品牌效益等方面都有着极好的声誉。同时,塞帕集团还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经销商多达700多家。”于远海表示,两家公司的合作既是强强合作,也是优势互补,“伊朗人口基数大,市场潜力巨大,我们会在伊朗市场长期地合作下去。”
时至今日,伊朗早已成为华晨汽车最重要的海外市场。资料显示,华晨汽车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海外基地建设,重点布局伊朗、埃及、俄罗斯等“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据华晨集团国际贸易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华晨汽车不仅建立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贸易团队,还针对重点海外市场打造4~5个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截至目前,华晨汽车海外经销网络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销商网点总数近400个。此外,华晨汽车已在俄罗斯、埃及设立分公司,在伊朗设立办事处,同时在伊朗、埃及、俄罗斯、朝鲜、菲律宾5个国家建立海外KD工厂,海外市场战略布局已初具规模。
盘点2013年以来各行业涌现的“一带一路”建设者后,人们不难发现:对于市场环境的敏锐观察,对于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以及对于品牌建设和用户服务的高标准要求,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真正奠定了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成功的基础。
当然,在“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的征途中,作为工业集大成者的汽车企业不仅要确保生产工艺满足国际一流标准,还需要具备雄厚的技术储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国际合作领域均拥有足够积淀的华晨,无疑将成为人们研究如何拓展海外市场的教科书。
在邬沛民参赞看来,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伊两国汽车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光明。“两国在汽车产业合作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很多经验值得分享。今后,随着合作方式的多样化,随着合作领域的拓宽,随着合作内容进一步深化,华晨汽车与塞帕集团的合作一定能成为中伊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