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观点速递

一个教师的学校,到底能支撑多久

胡海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1月13日   10 版)

    周宏军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新合村达佑屯教学点唯一的教师。2012年3月13日,周宏军领着孩子们踢足球。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在边远山村,因为外出务工人员的急剧增加,再加上地处偏远造成的村民搬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萎缩,农村适龄儿童数量急剧减少。按照学校编制要求,几个孩子的学校,一般也只能配备一个教师。农村因此也出现了一些只有一个教师的学校。因为他们的坚守,孩子们圆了上学的梦,教育得以延续,文化得以传承,教师也因此得到社会的礼赞。

    一个教师的学校,是村里的一道风景,也是村里的灵魂。但是,人们普遍担忧的是,一个教师的学校,到底能支撑多久?

    近来年,农村学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撤并,除了原来的小集镇保留了中心学校,一些原来的村级小学大多已经撤销,少数村只保留了教学点。这些教学点的前途也“生死未卜”。

    就现在的发展趋势来讲,这些学校最终会被撤并掉。因为这样的教学点:一是条件比较艰苦,一般教师不愿意去,安排教师比较困难;二是学生人数太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点“浪费教育资源”;三是山高皇帝远,还不便于管理。所以,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讲,这些学校还是撤掉的好。

    村级学校,究竟该不该撤掉?我想不能只凭教育行政部门的一厢情愿。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希望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许多农村父母也早早把孩子转到城里上学,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是,也有一些家庭,希望孩子就近上学能够得到照顾,一旦学校撤并,孩子上学就成了问题。从这点儿来说,学校是否撤并,还是应该征求一下村民的意见。

    不知道目前放开二孩的政策到底对农村的人口增长会产生什么影响,也不知道农村城镇化到底会吸引多少的农村人口进城。但是,有两个问题必须明确:一方面,农村广袤的土地总需要有人耕作,山林需要人守护,牛羊需要人放养……也就是说,在农村人口走向城市的同时,还会有城市人口走向农村。当然这不仅是劳动者,还有他们的家人,包括孩子。这些孩子同样需要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一所学校,就是一个村的地标,一个村的中心,一个村的灵魂。长期以来,学校是农村精神文化的中心,教师是乡村社会的知识分子,对于乡土文化的传承、社会文明的进步、政策法规的宣传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学校是村民最多的去处、最深的记忆和精神的寄托。撤掉了学校,一个村子也就像丢掉了灵魂。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如果教育行政部门只从教育成本、教育管理角度来考虑问题,可能有悖教育的原则和方向。学校撤并后,农村中心学校多实行寄宿制。寄宿制学校虽然建有较好的宿舍和食堂,但缺乏必要的生活管理人员,也难以提供较好的生活保障,对于一些尚没有自理能力的孩子来讲,不知道对孩子的成长是利还是弊。另一方面,家门口的学校停办或撤并了,孩子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往返交通就成了大问题。许多学校没有校车,一些乡村也没有通公交,学生往返主要靠老人骑电动车或自己骑车,甚至还有孩子乘坐手扶拖拉机结伴往返。这里面,既有安全隐患,也增加了孩子家庭的负担。如果站在孩子和孩子家庭考虑问题,一些村小也可能不会撤并了。

    现在各地都在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新盖的村委会,一般紧临着学校,主要原因就是学校是一个村的中心,并且那里有人气。琅琅的读书声能把一个村子唤醒,飘扬的国旗能把一个村子照亮。如果学校没有了,一个村子可能就会失去生气,因此会变得死气沉沉。所以,村级学校不能撤,即使是一个人的学校,也要坚守,为教育坚守,为村民坚守,为希望坚守。

    (作者为湖北省南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

胡海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1月13日 10 版)

从“政策先于提案”到“提案先于政策”
教育技术现代化了 为何我们还那么忙
一个教师的学校,到底能支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