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进基层、建基层、强基层

滁州清除文化雾霾 构建“扫黄打非”治理大格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1月20日   05 版)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天长市秦栏镇、凤阳县总铺镇总铺中学入选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名单。

    据了解,滁州市坚持进基层、建基层、强基层的思路,努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监测、打防并举转变,创新开展“五进一建”活动,“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6年,滁州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

    “滁州市‘扫黄打非’工作强化顶层设计,突出重点,坚持整体推进与试点推动、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案件办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着力创新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构建‘扫黄打非’治理大格局。”安徽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李国兵说。

    个性化监管,推进“扫黄打非”进校园

    据悉,滁州市创新“一校一策”监管制度,针对高校、高职以及中小学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和校园周边情况,实施个性化监管;创新开展“筑牢护苗防火墙”活动,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筑起三道防火墙,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开展督察240家(次),取缔游商地摊31家,收缴非法出版物154本,处理接纳未成年人网吧36家。

    凤阳县总铺中学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扩展到校园内外,安排专项经费5万余元,示范点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成效实现“双提升”。

    网格化管理,推进“扫黄打非”进社区、进乡镇

    滁州市将“扫黄打非”纳入社会治安治理网格化管理,实行“三定五有”工作机制,即定人定岗定责和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察“五有”工作机制,配备网格员12936名,网格化率达100%。

    将“扫黄打非”组织机构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统一标准化建设。滁州市8个县(市、区)、115个乡镇、1261个行政村都已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建立起“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义务监督员、信息员、联络员、管理员队伍和“扫黄打非”数据库。

    滁州市整合关工委“五老一小”义务监督员、共青团“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妇联“妈妈工作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员等各类行业协会义务监督力量,发动1万余人次参加义务监督活动,270余次拨打举报电话,构建起“扫黄打非”工作群防群治的新格局。

    全天候监管,推进“扫黄打非”进网站、进景区

    围绕“净网”专项行动,滁州市大力开展互联网低俗信息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传播网络淫秽色情文学作品,严厉打击非法弹窗,设置网上一键举报窗口,动员群众积极举报;建立该市“扫黄打非”网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围绕37类违法违规信息和15个重点环节,开展“巡、查、打、控”,有效整合网络监管资源,实现全天候监管。

    据悉,滁州市共有各类网站约3800余家,纳入重点监管的33家。滁州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要求各网站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对照“净网”行动的要求加大内容监看和审核力度,对淫秽色情等信息进行有效监控,对不符合管理要求的网站、栏目,弹窗进行清理整顿,全面清理网上违法违规有害信息。

    今年以来,共删除网络有害信息1000余条,申请关停违法违规网站162个、公众号4个,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滁州市“扫黄打非”部门还加强景区周边和景区内执法检查,及时发现涉黄涉非案件线索,号召业主和游客远离各类文化垃圾,维护景区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对导游的业务培训,将“扫黄打非”内容纳入导游日常讲解工作,提高广大导游和游客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滁州市在旅游景区张贴“扫黄打非”宣传海报100余份,向游客散发“扫黄打非”宣传折页2000余份,滚动播放“扫黄打非”宣传片300余次。滁州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滁州市邮政管理局、市邮政公司加强对琅琊山醉翁亭“醉美邮局”的监管。

    创新思路,试点建设“扫黄打非”基地

    创新推动,以点带面,滁州市全力推动“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建设工作。试点建设来安县新安镇、天长市新民村、凤阳总铺中学、小岗村等10个示范基地,探索提出示范基地建设标准。

    据滁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升武介绍,来安县新安镇试点建设首个“扫黄打非”教育基地,包括“六个一”:

    一个宣教中心,面积约124平方米,分六大宣传板面,即知识篇、宣教篇、创新篇、成果展示篇、体验互动篇、文化交流篇,集学习、宣传、教育、实践、交流、培训六大功能于一体。

    一个主题公园,面积约72亩,建设了一条“清源路”、 一片“护苗林”、 一个“净网园”、一座“秋风亭”和一面“固边墙”,并设有各类雕刻、道旗、宣传牌100余处。

    一台主题演出,包括自编自导自演的音乐快板、书法、舞蹈、歌曲等各类独具“扫黄打非”特色的节目。

    一张网,将全镇13万人口划分成260个网格区域,配备协调员、管理员、信息员、联络员,借助管理平台,实施网格化监管,形成村(社区)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好格局。

    一支专业执法队伍,由政法、文化、公安、市监、城管等职能部门组建一支专业联合执法队伍,集中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对全镇文化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清理。今年以来,共收缴各类非法图书380余册、立案处罚网吧6家,取缔街头露天非法搭台演出活动两场次,维护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一支社会监督队伍,组建260名“五老”义务监督员和2800名“扫黄打非”文化小天使队伍,义务监管“扫黄打非”工作,形成“扫黄打非”齐抓共管、无缝衔接的格局。

    搭建文化载体,形成宣传强势

    滁州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滁州市社科联,聘请25名学者专家成立“扫黄打非”专家库,在该市开展“扫黄打非”大巡讲活动;举办“扫黄打非”专场纳凉晚会和巡演活动,设置“正版图书惠民展销”“非法出版物实物展”和“扫黄打非”工作成果展,动员群众关注“扫黄打非”官方微信号;联合滁州市交通局在该市公交车上播放“扫黄打非”宣传片,结合学雷锋志愿日、知识产权月、“综治宣传月”等活动在人民广场举办“扫黄打非”成果展,设立正版阅读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

    据悉,滁州市制作了以“护苗”“净网”为主题的微电影,以该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各地政府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媒体播放“正气侠”等动画视频,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滁州市各地编写“扫黄打非”“三字歌”“百家信”“弟子规”和口袋书,制作《护苗》《银行卡上的“网”事》等“扫黄打非”微电影,举办“扫黄打非”专场文艺演出,并与“送戏下乡”“法润江淮”等活动结合,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充分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1月20日 05 版

安徽:“扫黄打非”护助少儿健康成长
滁州清除文化雾霾 构建“扫黄打非”治理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