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践行高校责任担当

——郑州师范学院创新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1月21日   06 版)

    发挥地缘优势,更新服务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主动融入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广阔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文化和人才支撑,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郑州师范学院利用自身优势,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突出服务职能,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办学水平中提高了社会认可度,实现了互动双赢,走出了一条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道路。

    人才培养培训 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秉承教师教育优良传统,坚持“加厚基础、规范管理、练好内功、提升水平、办出特色”的发展思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以国家级特殊教育“医教融合”和省级小学教育“全科培养”卓越教师培养项目为引领,做精做优教师教育,打造“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小学教育”等师范类优势品牌专业。尤以加强地方急需的生物、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推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师专业集群试点转型发展,做实做强非师专业,全面完善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特别是学院升本以来,为地方和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郑州市基础教育为例,很多中小学骨干教师、受到区级以上表彰的教师、小学校长均为郑州师范学院的校毕业生。学校作为河南省首家从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基地,培养的特殊教育师资作为教学和管理的主力军,遍布河南省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也成为了“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残疾人艺术团还在全国性演出中屡获大奖。

    2008年9月,国家相关领导亲临学校视察,对特殊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和鞭策学校要办好特殊教育专业,为全国8300万残疾人服务,为国家的特殊教育事业做贡献。

    为实现全面创新发展,近年来,学校依托“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河南省援疆项目培训基地”和郑州教育网等平台,提高继续教育水平和培训质量,承担省、市级以上培训项目20多项,培训学员20余万人次,真正把学校建成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科技研发服务 助推经济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校发挥高校人才和科技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紧密依托生物工程研究所成立的“郑州市兰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兰花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目前,中心共收集和选育的兰花品种有120多个,年产各类兰科植物种苗60多万株,占河南省兰花和铁皮石斛种苗40%以上的市场份额。

    研究中心的惠企惠农举措,先后在郑州、新乡等地协助企业和花农建立生产基地,服务河南省和郑州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花卉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还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郑州顺达高新农业等十多家单位,合作开展蝴蝶兰种植技术的研发,与河南羚锐药业等就铁皮石斛种植和联合开发达成合作协议。2016年研究中心获批“观赏、药用兰花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为企业惠农增添了新动能。

    近年来,学校针对河南电商群体成长迅速、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缺口大的现状,创新了“政会校企”模式,与商务厅、网络营销协会等联合建立河南省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发挥地方院校的特色和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基地已入驻孵化企业88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提供实习实训岗位1689个,孵化学生创业项目138个,企业取得专利数32个。基地开展创新孵化,极大地培养了电商人才,在全省8个分基地累计培训10万人次,帮助230多家传统企业实现了电商化转型。

    为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学校积极融入郑州自贸区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设立中欧项目活动中心;开展农村电商培训,聚焦精准扶贫,帮助农村贫困家庭通过电商实现就业、脱贫致富。2015年4月全国人大的领导到基地调研,肯定了基地“政会校企”的创新合作模式。学校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在科技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河南省企业评价协会以学校为依托,从事企业评价、研究与咨询工作,完成惠济区重点项目调查评议、郑州市居民住房现状及需求调查等十多个项目,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持。郑州协同创新创业中心,还围绕地方产业化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先后与中国教育电视台、上海智翔信息科技股份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投入支持产学研合作经费4000多万元。地理环境仿真研究中心又联合郑州大学和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技术力量,研究虚拟现实与地理环境仿真的理论和技术,《全空间信息系统与智能设施管理》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数据商务智能联合实验室”还联合百度(河南)营销服务中心,深入开展云计算应用研究,共同构建大数据基础数据平台,有效地推动了河南省企业的电子商务智能化的进程。

    文化传承创新 引领社会文明

    高校是社会文化的风向标和文明传承的引领者,学校牢记不忘初心的历史使命,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弘扬高雅文化,自觉引领社会文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校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先后委派五批干部驻村帮扶,在“第一书记”住村帮扶工作中,学校投资65万元,争取资金700多万元,修路打井、建中心小学宿舍楼、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图书室;还完善了合作社和生态园,开展健康体检,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使驻村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医疗卫生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如此,学校每年暑期还组织20多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各地,进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支教扶贫、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及志愿服务活动;女子学院还举办女性教育、就业创业等专题讲座和社会培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学校积极参与奥运圣火传递、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少林国际武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每年开展服务新农村建设专题巡演、慰问进城务工农民工专题巡演、慈善文艺汇演等公益性演出20余场。还精心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从《大别山的女儿》到《原野》,从《中外经典歌剧》到《残疾人艺术团专场演出》,学校连续八年入选河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品牌剧目。十八大以来,有200余名师生参加大学生宣讲团,深入兰考、上蔡等地宣讲、演出;学校还开设“道德讲堂”,提升社区居民思想道德修养、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文明建设水平。学校嵩山文明研究中心、中原文化研究所,还开展嵩山文明、中原文化等地域研究,以地方民族文化的繁荣,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学校牢固树立全方位服务社会的理念,长期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郑州自然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年接待省内外观众12万人次。学校还承接司法、公务员、教师资格等社会考试任务十余场;每年有千余名师生参加郑州地区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体育测试和高中学业体育测试工作;还有累计2万多人次参加的郑州市统计局各类社会调查。现在,学校运动场、体育设施全部对社会开放,满足了社区居民健身需求,服务了全民健身计划。目前,学校智库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在实现自身价值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郑州师范学院,凸显了愈来愈大的发展实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学校荣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教师教育先进集体”等50多项荣誉称号。服务无止境,奉献天地宽。目前,学校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紧紧依托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孙先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1月21日 06 版

海南儋州:“红头文件”支持的就业园变违建遭拆除案重审
法学系大学生知法犯法被取消司法考试资格
电商起诉刷单平台第一案落槌:刷单平台判赔20余万元
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践行高校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