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的内阁会议上宣布将朝鲜重新列入美国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进一步加强对朝施压。这是美国时隔9年之后重新将朝鲜列入这一名单,也是特朗普完成总统任内首次亚洲之行后就朝鲜问题作出的“重大宣布”。在美国正式公布这一决定后,韩国、日本立即对此表示支持和欢迎,而朝鲜方面会如何回应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重入“支恐”名单有很大“象征”意义
在11月20日下午举行的白宫记者会上,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称,将朝鲜重新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有很大象征意义”。白宫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稍早前也表示,此举意味着美国将对朝鲜政府施加更多的贸易和外交压力。
1987年,朝鲜特工制造大韩航空858号航班空难,导致115人丧生。次年,美国将朝鲜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2008年,美朝就朝核设施验证问题达成协议,朝鲜炸毁宁边地区核设施的冷却塔履行核协议,美国布什政府随后于同年10月将朝鲜移出这一名单。不过,很快朝鲜就宣布朝美达成的核协议无效,并先后实施了5次核试验,同时大举推进核导项目。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只有一个国家“一再为国际恐怖主义行为提供支持”才可将其定性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因而,在今年9月朝鲜宣布成功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后,美国多名参议员正式提出将朝鲜重新列入“支恐国家”名单,国会也要求美国国务院在11月2日之前作出回应。然而,因当时特朗普正准备启程前往亚洲5国访问,或许是为了避免直接刺激朝鲜,美国国务院并未在这一法定期限内宣布决定,而是等到特朗普在亚洲与相关国家就朝鲜问题沟通之后才作出决定。
对于外界质疑将朝鲜定性为“为国际恐怖主义行为提供支持”的国家是否准确,美国朝鲜问题专家布鲁斯·克林纳指称,朝鲜针对美国、韩国、日本目标发起的网络攻击及相关暗杀或暗杀预谋都是对这一准确定性的重要佐证。
目前,在美国“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还有伊朗、苏丹和叙利亚3国。虽然美国重新将朝鲜列入名单,但美国国务卿蒂勒森20日下午承认这一举措对于朝鲜政府的实际影响可能相当有限。
韩国称美未放弃与朝对话努力
在美国白宫宣布这一重要涉朝决定后,韩国总统府青瓦台的一名负责人21日表示,美国重划朝鲜为“支恐国家” 的举措将有助于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该官员称,美国的最新举措是国际社会通过采取强有力的制裁与压力,促使朝鲜重返无核化道路努力的一部分,称韩美仍在就此事保持密切协调与合作。
一名韩国外交人士20日在华盛顿表示,美国白宫作出的这一决定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与朝对话,韩方认为美国仍重视与朝对话。他还向韩国媒体透露,在美方公布这一决定时曾与韩国政府通气,韩方为此向美国提出了两点建议:其一,美国将朝鲜重新列入“支恐国家”名单,是根据美国国内法律作出的选择,不意味着美对朝政策发生转变;其二,只要朝鲜作出正确选择,美与朝对话大门始终敞开。目前,美国方面并未证实这一消息。
除韩国外,日本政府21日也在第一时间表示欢迎并支持美国重划朝鲜为“支恐国家”。事实上,今年以来日本一直在推动美国政府作出这一决定。今年3月,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就任后首次访日时,安倍与外相岸田文雄就向其表示,希望美国重新将朝鲜指定为美国施加单边经济制裁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借此增加对朝施压力度,并承诺日方将予以支持。
美将追加多项对朝单边制裁措施
有分析人士指出,重新将朝鲜定性为“支恐国家”将为美国追加对朝单边制裁措施、实施经济与外交双封锁提供更多依据。
韩国统一部副发言人李有振稍早前透露,朝鲜如果重入“支恐国家”名单将受到贸易制裁,或被禁止出口武器和有可能被用于恐怖袭击的物品等。
美国财政部也已透露将于当地时间11月21日发布涉朝单边制裁新措施,外界认为冻结朝鲜资产、制裁开展对朝业务的外国银行将是两个最主要的内容。
韩联社21日报道称,此次美国新追加的制裁目标很可能将包括中国的企业和个人。近年来,美国财政部已将多个中国企业或个人列入涉朝制裁名单,声称他们对朝鲜核导项目进行资助和提供便利。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重申,中方反对在联合国安理会框架外实施单边制裁,尤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根据其国内法对中方实体或个人实施“长臂管辖”,认为美方有关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中美在有关问题上的互信与合作。
“朝鲜未来可能是冷战式的恐怖平衡”
目前还不清楚朝鲜会作何回应,但美国政治学家、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院教授韦爱德日前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向记者表示,制裁解决不了当前的朝鲜核问题。
韦爱德说,由于独特的政治权力安排,“朝鲜的权力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特别是军队和情报机关,其政权的性质是军队和安全联盟在掌握政权,他们对老百姓受到什么制裁基本是不在乎的,这是制裁屡屡不能奏效的原因”。
韦爱德指出,美国的目标是朝鲜半岛无核化,但“现实是朝鲜已经成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他认为,“对于朝鲜最有可能的未来是苏美冷战式的恐怖平衡”,尽管很危险,但或许这样才能阻止核战争的爆发。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