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蕾)“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今年24期1.1万多人次的学生接待任务。”2017年已经接近尾声,中国农机院北京农机试验站站长杨瑞学介绍,自从北京市2015年10月启动了初中学生学农教育项目,学农教育成为帮助城市孩子了解农业的一条好途径。
作为北京市的市级学农基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中国农机院北京试验站是经过招标产生的一家社会性企业。该基地以农事教育提升素养为主线,配合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教育供给侧改革,共设置了56门可供学生体验的课程。其中既有传统的小鸡孵化、养蚕喂蚕、磨豆腐的课程,也有让同学了解平移式灌溉、无人机施撒农药、无人驾驶拖拉机等现代化农业的课程。今年6月,基地还特意种植了几十亩的水稻田,让孩子们体会插秧和收割的辛苦,打造丰富的第二课堂。
据悉,学生们来基地前,会先在网上进行菜单式选课,进入基地后采取半封闭式管理。课程以半天为单位,由学生自行负责日常生活、内务整理。课程设置接地气、接生活、接课本,学生们不仅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体会动手创造的乐趣,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培养互助、友爱、感恩的精神。
“学生们第一天来的时候都兴奋激动,第二天开始进入状态。经过一周的相处,体会了农民们劳作的辛苦,学到了他们传授的实干经验,于是对农民产生新的认识。”杨瑞学说。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发自内心地主动做事情,而不是被动。”杨瑞学表示,目前学农教育正处于摸索阶段,希望今后能形成课程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在北京市做出学农教育样板,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打造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旗舰型基地。
北京市学农教育项目作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试金石,今后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杨瑞学的未来愿景是将基地建成一个体验式学校,架起一个平台,形成一个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的家庭、学校、基地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育共同体。“一些家长开始对学农教育有所担心,后来听家长们反馈,孩子们回家后懂得珍惜粮食了,活动非常有意义,应该每年组织一次。”杨瑞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