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12月0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团陕西省安康市委探索助力脱贫攻坚新模式:

共青团+X+贫困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06日   04 版)

    85后小伙子周强,是团陕西省安康市委办公室一名副主任科员。但是这两年,想找他,去团市委办公室可不行,得到紫阳县洞河镇小红光村。在这里,他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主动和贫困户交朋友,积极协调争取项目改善村容村貌,壮大村上产业……

    时间久了,村里的群众也不拿周强当外人,要外出打工了,跟他打个招呼“汇报”一声,赚到钱了发条微信和他分享。周强每次走访贫困户,都不忘了打开微信视频让村里老人孩子见见外出打工的亲人。

    共青团建枢纽构筑战斗堡垒

    位于陕西南部的安康市,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核心战区,全市10县区都是贫困县,贫困人口51.35万人、贫困发生率20%,分别居陕西第一位和第二位,35岁以下贫困青少年超过10万人。

    近年来,团安康市委在团省委、市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和广大团员青年生力军作用,以“助力产业扶贫、开展教育扶贫、实施人才扶贫、壮大公益扶贫、弘扬和践行新民风”为抓手,积极整合团内外工作资源,服务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服务困境青少年成长成才。

    在安康市共青团扶贫队伍中,像周强一样从市县两级团委机关被选派驻村的35人,组成了11支工作队。同时还有136名乡镇兼职团干部直接联系贫困村,选派3批共15名金融系统青年干部到县区团委挂职。

    小红光村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孩子在家。周强建立了“家在小红光”微信群,经常拍些村上的照片发到群里,让外出的村民感受家乡山山水水的点滴变化。周强还主动联系举家外出务工的群众,宣传脱贫攻坚政策。

    通过3年精准帮扶,如今的旬阳县赵湾镇高东村水泥路平整、房屋安全整齐、产业稳定,群众文化生活也丰富了。去年,驻村“第一书记”、从团旬阳县委来的小伙子唐富军穿烂了4双鞋子,入户600余次,户均6次以上。

    “我们每年选派10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到基层一线服务,动员100名青联委员、青年典型帮扶贫困户500人。”团安康市委书记陈磊介绍,“结合团干部常态化下基层和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1+100’安排,动员市县两级265名专兼挂职团干部联系困境青年48512名。”

    团安康市委举办全市共青团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800余人次。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涌现出一批脱贫攻坚青年典型。紫阳县蒿坪镇王家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荣贵是团安康市委兼职副书记,通过抓实抓活基层党建精准指导平台(手机+党支部),把支部建在网上,党员联在了线上,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实现了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全覆盖。

    X项载体解锁精准帮扶

    突出电商扶贫,实施青年电商人才培养计划和青年电商扶贫工程,是团安康市委助力产业扶贫,提升“造血”功能的载体之一。

    “青春洋芋”精准扶贫农业电商全供应链平台建设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针对紫阳县域农户签订收购协议、提供种植所需农资、专业技术指导,打通农资与农产品的双向流通渠道,解决了电商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青春洋芋’实行紫阳富硒洋芋种植规模化、技术标准化、包装卡通化、品牌统一化、文化旅游特色化、线下品牌推广店个性化,通过完善物流仓储体系与电商平台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进行全程追溯,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信息化。”负责人林红梅介绍,项目通过电商平台为农户销售土豆154万斤,带动近9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在安康市,团组织挖掘选树出像“青春洋芋”这样的扶贫助农项目超过200个,“团青一亩茶”“富硒黄菊”等项目都在推动当地农特产品销售、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深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支持贫困地区青年创业致富,团安康市委累计建立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80多个,组织6800名青年参加见习,开展农村青年“领头雁”培训3万多人次,面向4500多名城乡创业青年发放小额贷款3.3亿元,带动就业1.17万人。

    在旬阳县,青年创客张剑的众筹菜园成为附近城区许多人周末采摘休闲的好去处。

    去年,在团旬阳县委的支持下,张剑在城关镇双垭村流转土地20亩,打造众筹菜园。今年,众筹菜园的2.0版推出,着力打造“1张卡片、1座小院、1片小田、1座小店”的“4个1”旬阳青年众筹扶贫模式,以每张卡1000元的价格向社会发行旬阳青年脱贫众筹卡,筹得资金50余万元。在菜园旁边,张剑建了一座复古小院,供参与众筹的爱心人士采摘、品茶观光。

    他还申请注册“大旬造物”品牌,对旬阳县21个乡镇的特产进行加工包装,帮助贫困户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题。张剑这种以产业扶贫为载体,辐射休闲观光农业、城市周边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更多人参与扶贫工作的新创举,也启发了当地许多农村青年。目前,全市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550人。

    青年倡导新民风助力贫困户

    考上大学不办“升学宴”,村里出面,集体举办“升学礼”,这在紫阳县蒿坪镇双胜村,还是头一回。

    双胜村距县城20公里,全村741户2730人中在册贫困户260户858人,属2017年整村脱贫出列村。团组织在扶贫工作中发现,全村“人情风、攀比风、赌博风”问题突出,脱贫攻坚中一些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缠访闹”争当贫困户。

    结合新民风建设、扶志扶智工作,双胜村成立新民风建设领导小组,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村团支部发出青年带头抵制歪风陋习、践行新民风的号召。

    “我们发动青年积极参加党群例会、小组会、院落会,主动学习了解新民风建设的内容,带头树立移风异俗、倡导文明新风的正确理念。”村团支部书记祝培勇介绍,青年带头签订新民风建设《承诺书》50余份,积极义务宣传新民风建设相关政策,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布置展板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新民风知识,共印发《倡议书》700余份,发放告知书500余份。

    村里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驻村第一书记、帮联干部出席出面召开集体“升学礼”座谈会,为家长和学生佩戴红花,还通过村里的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座谈会消息。

    “家长想要和乡亲分享好消息的心愿达成了,‘升学礼’既肯定了考上的学生,也鼓励了其他孩子。”祝培勇说,对于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村里还会帮助协调一定的资助。今年参加“升学礼”的四个孩子,有三个家庭都很困难,“我们通过团县委联系丽姐助学公益联盟,向参加中考的贫困生每学期资助2000元,两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也分别拿到了5000元资助”。

    以双胜村为代表,团安康市委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推行“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在全市少先队中推广传唱《诚孝俭勤和》新民风童谣。团组织还积极引导农村青年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乡村基层群众自治。常态化开展“寻找乡村好青年”“向上向善好青年”青春故事分享活动,通过“青年做、乡贤论、榜上亮”方式,由群众推选出孝老爱亲、诚信友善、勤劳致富等青年典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06日 04 版)

团陕西省委:“三四五六”工作法描绘脱贫攻坚作战图
干部接力驻村,助攻脱贫攻坚
共青团+X+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