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生和水有缘。
小时候喜欢玩水,后来考入了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大四时又创立哈尔滨深度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研发海洋航行器……眼下,研一在读的他正在为自家公司的潜水推进器奔波于各大展会。
这款潜水助推器的雏形诞生在他读本科期间,本为竞赛而生,但大四时李晗生决定“转型”,把技术成果进行转化,“把它转化成真正有用的产品,应用到百姓生活中去,才是真正贡献社会”。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项成熟的技术成果要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一般需“过三关”,即理论与实验室研究、中试和产业化。中试是最难、最关键的阶段,也是目前李晗生所处的阶段。对于此时的他来说,时间是挚友也是劲敌,他走路快,语速快,像是过着1.5倍速的生活。更何况生意场上波谲云诡,初来乍到的他不明其中门道,被人忽悠坑钱,产品一改再改……栽了不少跟头。
去年发布的《2014-2015年度学科发展报告》显示,全国510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科研成果3万项,但其中能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20%左右,形成产业规模的则仅有5%。不少科技创新成果沉睡于论文和专利中,束之于实验室,或夭折于中试车间,令人惋惜。
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学敏看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原因首先在于高校师生转化意识不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主要作为第二课堂,与专业教育结合不深,很多师生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或很少深入接触企业和行业,与市场的需求相脱离,很多人在做科研时就没想过要转化。”
西安交通大学一八九六科技双创基地负责人祝全全说得更直白,即“缺人,缺钱,缺资源”,“从研发端到市场端需要人才,应用、生产工艺、市场都需要专业的人去做,技术研发团队对这些并不擅长;当然也需要资本、金融服务,以及销售渠道等,这些仅靠老师和没什么经验、资源的学生是很难完成的。”
“很多初创企业都是边挣钱边完善技术,比如我先卖出去几台机器拿到钱,再拿钱去升级自己的技术,没有市场就很容易倒在半道上。”西安工业大学Hands Free机器人研发团队成员丁瑶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公司甚至曾因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停工,现在正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转型,希望早日拿到融资。
为了不倒下,为了摸清潜水助推器的市场需求,李晗生特意去学了潜水,8次亲测产品,其中两次是在海中。10月中旬的渤海水温已很不“友善”,万一产品意外漏电漏水,很是危险,但李晗生执意要去,以便更了解产品的不足以及如何改进,然后又一家家跑潜水机构或企业,去“推销”……
这不仅是李晗生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国家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要从聪明的创新走向智慧的应用。
在祝全全看来,这需要在高校与市场间搭起桥梁,校友企业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转化的关键是市场化资源配置,就是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为此,西安交通大学今年成立一八九六科技双创基地,形成母校与校友企业家联合驱动,创投服务、孵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并购等全链条要素齐备的创新发展模式,走在国内高校的前列。目前,该基地拥有总规模7亿元的创投基金,已签约孵化项目超过50家,年产值超过20亿元。
而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创立方·大学生创客工场的扶持下,李晗生的企业慢慢地走得稳妥了。据了解,该创客工场是递进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集意识普及区、创客培养区、产品研发区、创业苗圃区、创业街区和创业咖啡厅为一体,引导学生从面向“竞赛型的创新”升级为“市场型的创新”。“如果没这个基地,我不可能在不辍学的情况创业,从创新意识的培养,到创新创业的知识学习、交流、训练、成果展示等,基地都会提供。很多学校没这个平台,就不得不去校外找,就可能会耽误学业,困难会更多。”李晗生说。
“长久以来,高校按照学科教育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专业教育,学校无论是体系制度还是机构设置,在促进师生的成果转化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但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始做,这很有必要。”此外,在吴学敏看来,高校一定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更多高水平的专业老师来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才能产生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更有利于科技成果走向市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