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偿还助学贷款计入信用积分

上海:“诚信教育”成大学生“正面成长”必修课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13日   03 版)

    中国农业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的员工次仁群培,早在2010年刚上大学时,就成为一名“金融客户”。他以少数名族学生的身份,申请了一笔国家助学贷款,“从小到大,都是花父母的钱,我上大学后,应该自食其力了”。次仁群培说。

    从申请到助学贷款开始,次仁群培就走上了为自己的诚信品质积累“信用分”的道路。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市信用研究会发布的“上海高校学生信用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应具备诚信意识”。70.54%的被访大学生认为“诚信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报告称,上海市高校信用状况总体居中等偏上水平,高于当时上海市的整体社会信用水平。

    助学贷款到底要不要还

    次仁群培在201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开学第一天,学校的辅导员就把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信息告诉了次仁群培。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次仁群培果断申请了贷款。

    次仁群培最开始的打算是,通过在校园勤工俭学岗位工作来还贷。但没过多久,次仁群培发现,学校给的“工资”不足以偿还贷款,“大一到大四期间还款,是不计利息的,毕业后还款,要计息”。

    次仁群培选择了“毕业后还款”。2014年毕业后,他开始了每月100多元的“还贷之路”。一年后,他从积蓄里取出约两万元,还清了大学4年的全部助学贷款。

    次仁群培告诉记者,他身边享受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同学,没有一个人出现拖欠或拒绝还款的情况,“大家都很懂政策,这会影响你今后的信用积分”。据相关银行的数据显示,上海交大学生的助学贷款不良率仅为0.83%。随着青年学生诚信理念、诚信意识的不断增强,偿还助学贷款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面成长”的必修课。

    但“上海高校学生信用指数调查”报告却发现,还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并不知道“贷款是需要偿还”的这一基本道理。

    当被问及“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申请的助学贷款是否应按时偿还”时,选择无条件按时偿还的占69.38%;选择没找到工作不需偿还的占9.72%;选择离开学校就可不偿还的占1.74%;选择不清楚的占到19.16%。

    报告显示,高校诚信宣传教育普遍开展。那么,诚信宣传教育的效果究竟怎样?有多少学生真正了解“贷款”需要偿还?

    破题:学生贷款期间,如何处处体现“诚信”

    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诚信”被当做一门“必修课”来看待。

    在这里,一笔助学金、助学贷款,是否应该发给某一名学生?拿到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学生如何“偿还”?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一名学生是否诚信?该校给出了一个确定的答复——谁拿助学金、助学贷款,辅导员“说了不算”,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发放在学校层级,就有了一套全流程的“风控”机制;获资助学生需要通过“努力学习”等方式来“偿还”学校和国家给予的帮助。

    由学生自主管理、运营的“学生发展银行”是执行上述“风控”机制的关键。拿到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同学,都是这家银行的“客户”,所有“客户”都要经过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评估后才能在银行开户。目前,这家“银行”有3300多名“客户”。

    每一名申请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正式获得资助前,都会面临“学生发展银行”风控部门的“抽查”。抽查概率一般控制在10%14%。被抽查到的学生,需要提交包括支付宝、微信、QQ财付通、校园一卡通等支付形式在内的各种交易流水。学生的财务数据,会得到量化,风控部门会根据每一名学生的收入、支出、还款水平,来判断该生是否具有申请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资格。

    遇到有争议的案例,风控部门会举行小组会议,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约谈辅导员,对学生个人情况进行核实。

    “大多数高校针对贫困生的界定,只看他的校园一卡通和辅导员推荐,实际上这种做法太单一了。”该校“学生发展银行”行长、学生蒋琦璐介绍,现在学生的支付手段远不止校园一卡通这一项,只考察校园一卡通的流水并不严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除了有严格的“风控机制”,“学生发展银行”还会要求接受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的学生履行“偿还义务”。

    例如,一名学生得到了一年3500元资助,那该生就自动成为“学生发展银行”的“客户”,这一年里,该生需要通过志愿者工作、听讲座、考证书、义务献血、预备入党等行动来积累“成长币”,不同的行为对应不同的“成长币”,直到偿还完一年3500点的“成长币”,即算清账。对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而言,也是一样,需要通过“努力学习”等方式表达感恩,并在真正需要还款时,用已经习惯了的“诚信品质”确保还款。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学生发展银行”的贷款偿还比例逐年提高。偿还率在80%以上的学生,从2013年的64.92%增长到2016年的91.30%;偿还率在100%以上的学生,从2013年的58.62%增长到2016年的74.18%。2016年,仅有1%的学生偿还率为0%,而这一数字在2013年时为7.2%。

    讲诚信的学生,不仅能得到稳定的贷款资助,还能得到一份颇具含金量的《个人发展鉴定报告》和更加优质的校外实习机会。

    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校小卖部、打印店无人值守时,学生会主动支付;学期末考试时,很多教室不设监考员,考场仍秩序井然;毕业时,同成绩单一同交到学生手里的,还有一份《个人诚信报告》。

    据悉,2013年至今年,“学生发展银行”的平均偿还率从80%上升到124%,大多数“客户”都能超额偿还奖助学金、助学贷款,最多的一名学生,一年还了6000点“成长币”。

    勤工助学让贫困生边读书、边还款

    此前,“上海高校学生信用指数调查”报告就曾指出,上海高校诚信宣传教育普遍开展,但学校有关学生诚信奖惩方面的制度安排还应加强。

    当学生被问及学校有关学生诚信奖惩方面制度安排的执行效果时,调查数据显示,选择执行效果显著的占15.24%;选择执行效果一般的占42.09%;选择没有执行的占3.05%;选择没有效果的占9.87%;选择不了解的占29.75%。这表明,学校有关学生诚信奖惩方面的制度安排还须完善,并进一步提升执行实效。

    在华东理工大学,为学生提供诚信实践平台的是学校勤工助学中心。20多年来,这里不仅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讲诚信的“学霸”,还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农村的“青年创业家”,诚信成为贴在这些学生身上最重要的标签。

    曾获得第七届“中国青年创业奖”“上海十大创业先锋”称号、企业年营业收入超3亿元的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应波,当初离开四川山区的老家,踏进华理校门的时候,穿的是带洞的T恤衫。

    到华理读书,是谢应波第一次走出县城,第一次乘坐火车。2007年,谢应波与5位华理毕业生创办了“泰坦”,从初创时的6人团队、一间小实验室、20万元启动资金,发展到现在,成功服务了近1万家全球知名企业、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开发的试剂数量近两万种,成了国内最大的高端试剂品牌。

    他的创业之路,与华东理工大学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国家助学贷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本科入校到研究生毕业,谢应波一直勤工俭学,7年的学费、生活费没让家里掏一分钱。

    “边打工,边还贷。”最开始,在学校里“打工”,谢应波也有些自卑,但在拿到打工收入时,他兴奋不已,越干越有劲,他还创办了学校的第一个电脑吧。本科四年,仅勤助这一项收入,谢应波就挣到了将近4万元。

    据悉,目前华理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有学生员工640余人,很多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均在勤工助学中心工作。2006年以来,这里每年解决校内外勤工俭学的学生近万人次,2013年学生收入达到1543万元。中心提供的校内岗位约2500个,分学生自主经营、学校全额补助、与企业合作3大类,包含超市、报亭、文印社、发报队、收报队、图书馆助理、食堂服务员等20多种固定类别的岗位。

    记者注意到,在华理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打过工的学生中,很多助学贷款受益者都像谢应波一样在毕业后创业,成了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华东理工大学提供的一份勤办校友联系表中,有将近40%的人在毕业后创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2月13日 03 版

上海:“诚信教育”成大学生“正面成长”必修课
福建龙岩学院百名教授博士进基层
广东推出18项举措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南昌大学:给“新学人”发展腾出“自留地”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农学会成立100周年
太原:把千疮百孔的西山打造成城市后花园
向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对标看齐
努力把共青团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湖南:公益创投大赛激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