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的屯溪老街,依然人头攒动。到黄山旅游,白天上山看景,体验绝世风光;晚上逛街,体会风情与淘宝,是一个很好的组合配置。
老街为青色或褐红色麻条石铺就,包括鱼骨状分布的1条直街、3条横街、18条小巷,街道狭窄,弯曲,自由伸展,纵横交错,幽深莫测。街道两旁错落着不同年代的300余幢徽派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实砌扁砖到顶,然后是飞檐,屋与屋之间则飘起马头墙,临街多数为茶庄酒馆、砚斋墨庄、小吃古玩等商铺。林林总总的匾额旗招,一波一波的游人,把个窄窄的老街挤得满满,游龙般充满动感。
万粹楼是屯溪老街上最高大的一幢建筑。它是万仁辉先生自建的私人博物馆。多年来,因万粹楼接待了数以百计的中外政商学界名流,而名声鹊起,成为当代的江南名楼,几欲比肩岳阳、黄鹤二楼。万粹楼的主人万仁辉自号幽兰居士,又因藏砚九百方,自诩“良田二十七万亩地主”(古一方砚视为良田三百亩)。他总是素装,谦谦君子,玉树临风的样子。似乎长年都是白色的麻棉质料的立领对襟褂子,无框眼镜,头发一丝不苛。他是个资深文物鉴藏家,长期浸润这些古色古香的艺术品,身上自有一种特别的沉静气质。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谦和,宁静和安详。他立在万粹楼前,似乎与万粹楼合成了一幅画,共同构成老街这幅古色古香大画的一部分。
万粹楼大门的楹联是,感受徽文化,请进万粹楼。说的不仅是藏品,它藏品丰富,琳琅满目的历代文物和艺术珍品,大多为徽州物件。更指这幢楼本身,是一件独具魅力的徽州艺术品。其构件多采自古徽州的砖雕、木雕、石雕等旧物件,在建筑上极尽其巧,集成了徽州园林、民居、官宅、商店等各种体式,全面承袭了徽派建筑的传统风格。其房屋建筑布局和陈设摆放,让极丰富的馆藏在极有限的空间里得以完美呈现,更充分展露出徽州建筑对自然的祟敬,与主人的徽州匠心。
三楼是万先生的画室。他正在为他主持操办的中日旅游文化交流和书画联展准备自己的作品。
今年春天,他在黄山举办个人画展,曾特地给我发了邀请。他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追求,也融入了对绘画题材的选择上。他的画题材多是中国最传统的题材——牡丹和莲花。这两样花卉,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达官贵人与文人墨客,各炫其技,为之吟诗赋彩,至今在庙堂楼馆和雅舍书斋,随处可见。豪华富贵与清丽圣洁,完全不同气质,却各安其所,显示中国传统的博大与包容。
万先生给联展准备的是牡丹。他介绍他的画作,口气轻柔,仿佛生怕触动了画上的花朵。他画的花多是盛开怒放的,姹紫嫣红,用笔极其工整、严谨,用彩着墨既惜又奢。他把自己的画命名为“写工画”。既有工笔的严谨细致,细腻准确,一丝不苟,又有写意画的皴擦点染,把工笔推向极致到反转的地步,表现出姿意任性,大块臆气,临空挥洒,豪奢狂放的形态。每一片花瓣既根骨严正,肖象自然,却又不滞不枯不涩,华滋雍容、富丽璀璨,蓬勃的生命力蓄积在厚厚的花瓣里,要鼓胀着破壁而出。
非常吸引人的一点是,飘荡在花上的阳光与微风,是靠留白实现的,非常传统,完全是以水墨为主的技术手段绘制,不是油画白色覆盖并提亮,也不是水彩画洗擦并辅以留白,而主要通过对物象本身的高光亮点的留白,直接诉诸观者的光感意识,把我们寻常眼睛看不到看不清的东西挖掘出来,其效果甚至令人晕眩。美肤腻体,万状皆绝,神生精合,色具形全。这种对对象的精准把握与描绘,让具体的对象自身来传达那种可意会难言传的自然之美,进而呈现自己的情绪与欲望。有形有象,又有气有意。明显有别于当下中国画流行的那种所谓写意画,满幅都是作者自身飘忽的意念,或作者自己心中的所谓“丘壑”,似马非马、似花非花,“玄”得完全交给观者自己去想象。
写工的“花”骨里,流淌着中国水墨的精魂,却又受到现代西方科技精准的雕饰。让人想到徽州文化,徽州的工匠精神。执着于细节,在细节中体现天人合一、大道合一的宇宙胸怀。格局上的传统与技法上的西化,使作品的形式、内容、意境、格调元气充沛,自成一格。也能让人体悟到作者入世极深却又超然物外的精致人生追求。
他这两幅画一幅取名“春江花月夜”,一幅取名“万乘出黄道、千旗竞春阳”。画名皆出自古意。他对自己所有画名题签都极认真。“无量光明清净般若世界”“佛家无言灿莲花、仙人不语照曜幻”“英雄秉霸气、无忌话张扬”“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无不羡其美也”“追琢其章、金玉其相”“花王在上、德昭于天”,等等,都是古风盎然。似乎要通过这最后一拂,除却画作可能的最后一丝红尘。
万粹楼的四楼是典型的徽州庭院民居。回廊、拱门、小径、植有松竹梅蕉,看似随意地摆放了一些盆景,但那都是上等青花瓷。构成了一个独特宁静的小空间。从这里可以俯瞰老街。片片青瓦麟次栉比,微风吹过,似有一种氤氤之气升腾,淡雅古朴,不那么张扬,显得异常安静自律。它像是天外飞来,又像是自然生发,依附在岩石上的一片青苔。完全不同于我在巴塞罗那的感受。老街的街道肌理错落参差,仿佛把市井的所有混杂声浪全部吸收了。
没有丽江那灯红酒绿、管急弦繁、红尘滚滚的模样。无市井之声,但又充满动感。每片屋瓦、每个建筑在高低错落中体现了一种韵律、节奏。奇怪的反差,静止的东西在动,而动的东西反而是静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古朴的徽派建筑把纯粹的商业街道与高度的文化精神追求这两种看似极难协调的东西融合在一起,淋漓尽致地显示了生活本质上的和谐一面。这可能就是徽州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吧。在一定程度上,它更呈现了中华正统文化的包容特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中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