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承载大学生安居梦想的“青年城”,正从图纸走向现实。
12月19日上午9时,武汉首个长江青年城正式开工。首批公寓和住宅将于明年年底落成,大学毕业生能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购买或租用。这也是全国首个以企业为建设主体的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项目。
更多的利好消息是,未来5年,武汉市还将在交通便利、宜居宜业宜创的区域,规划布局和建设多个“长江青年城”,目前已经规划14个,初步估算能惠及至少30万名大学生。
这样筑巢引凤的举措承载着一个城市崛起的梦想。
“让大学毕业生在武汉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安家置业,让武汉成为‘大学生最友好城市’。”在国家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今年提出,确保5年留下100万名大学生,优化武汉的人口结构,再赢人口红利。
“以共享互联为核心,以智能科技为支撑,以创新创业为特色,以产城融合为亮点,可以工作、可以学习、可以社交、可以创业的大型青年居住创业社区。”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志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如此描绘长江青年城。
青年梦 城市梦
“留下来,干起来。”在长江青年城开工仪式现场,武汉大学经管学院2018届研究生江波激动不已。
江波说,在武汉求学6年,这个城市给自己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尤其是今年以来,武汉市着力打造长江主轴、长江新城,创造大量就业创业机会,而当亲眼目睹了期盼已久的安居房建设驶入快车道时,“内心有种强烈的力量在呼唤自己留下来”。
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让孙志军记忆犹新。
今年初在北京调研时,孙志军接触到北京一家不错的企业,不少员工已经拿到百万年薪,但迫于买房压力,依然会想换个城市居住。
孙志军所在的调研组分析,“北上广深”对人才强挤出效应的背后,房价是重要推手。
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基础性人才所遭遇的生活压力比起高端人才更大。面对一个更加庞大的群体,城市应该怎么办?
孙志军说,这些问题倒逼思考解决大学生安居问题,长江青年城由此催生。
对于这个被广泛关注的开创性试点,在一个城市气魄和决心的背后,也有管理者的智慧。
武汉市委主要领导在很多场合算过一本综合账,包括大量学生初入社会的民生账、人口结构优化的社会活力账、大学生作为消费主力的经济账等,“既算政治账、社会账,又算人口账、创新账,我们有投入,但未来人才的产出很划算”。
青年之城,什么模样
12月26日下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武汉市中心的解放公园出发,到达首个长江青年城项目现场,用时35分钟。
项目入口处,“长江青年城”的牌子高高耸立,“好安居、快落户、易创业、能就业”的喷绘字样引人注目。工地内的土地已经平整好,多台大型挖掘机正在施工,土方车络绎不绝。
这一项目位于黄陂区汉口北刘家头附近,在汉口北大道和318国道之间。站在工地上放眼望去,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疾驰而过,最近的汉口北站距此约1公里,步行至站台约15分钟。
“我们的青年城不仅仅是住宅。”孙志军说,在青年城里既有高端人才的居住区,也有普通的安居房、租赁房,更重要的还有创业空间。
武汉市主要领导的设计构想是,要品质高、功能全、成本低而且规模大,让大学生住进来很轻松,同时解决交流和青年文化构建、资源链接及综合性成本过高等问题,“提供后校园的一种青年社区生活方式,在这里面有一种生活样态”。
在现场,项目承建方负责人聂磊介绍,根据规划,首个长江青年城规划面积1000亩,有45平方米青年公寓、70平方米的梦想公寓、80140平方米高端人才住宅区总共2.5万套,同时还包括5000个众创空间工位,能为5万名大学毕业生提供居住、创业服务。
青年城尝试打造中国首款互联网青年社区,深度普及“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慧生活方式。
来自武汉市招才局的消息称,多个长江青年城的规划设计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江岸区统筹办发展规划科科长罗维介绍,该区“长江金岸青年城”项目规划建设于长江新城与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衔接处,周边地铁畅通,前期对接地块主要权属单位工作进展顺利,相关规划方案也正加紧制定。
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看来,长江青年城是在政府引导下、由市场参与的独特社区,体现了武汉市政府的务实之处,“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武汉是一个人才培养的地方,今后,我们要让大家知道,这里也是人才成长的地方”。
八折购房如何实现
“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两个20%”为留汉大学毕业生勾勒出一条“租购并举”的安居路线图。而首个长江青年城的开建,为这一政策的落地迈出坚实一步。
八折购房如何实现?
孙志军为此揭秘,武汉市的方式是让国有企业拿一个成本方案,民营企业拿一个成本方案,甚至小米公司的雷军用互联网思维拿出了一套方案。
综合论证后,武汉市提出,通过降低房地产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融资成本、降低建安成本、鼓励企业奉献让利“四条途径”节约成本,“不是要政府买单,更不是简单的补助补贴,进行的就是住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于购买长江青年城安居房条件,孙志军介绍,根据今年11月武汉市房管局公布的《武汉市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毕业3年内的大学毕业生,有武汉市户籍,在武汉无自有住房的,可申请租赁房;毕业5年内的大学毕业生,拥有武汉市户籍,在武汉创业就业满1年,在武汉无自有住房,且3年内无住房交易记录的,可申请购买1套大学毕业生安居房。
需要注意的是,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不能上市交易。如需出售,拥有完全产权的,由原出售人按照届时市场价80%回购;拥有共有产权的,由共有产权人按产权比例以届时市场价80%回购。
在孙志军看来,“八折购房”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多重价值追求。
首先,即使是打八折,买房子仍然要汇集一个家庭的支持,武汉追求的是形成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大学生与普通购房者之间的比较优势,“让人感觉到城市对他是有接纳的,是有付出、有期待的。”
其次,不仅给房子,还要给环境,这也是一种比较优势。
最后,追求的不是政府在这方面投了多少钱,而是综合性运用各种手段把成本压下来。房子是用来住的,可以把不理性、不合理、掠夺性的利润挤压掉。“将对所有的地产项目起到示范作用”。
孙志军透露,此前武汉一直在打造的“大学生最友好城市”的概念,正在悄然转变为“最关爱大学生的友好城市”。“最关爱”是一个目标、一个标准、一种追求,要落在每个细节里,“就是为了表达留住青年大学生的最大诚意”。
本报武汉12月28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雷宇 通讯员 石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