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住进梅林街道敬老院以后,80岁的何金兴身体状况竟然越来越好。
何金兴患有帕金森综合征,本来住在浙江省宁海县下河村,他的儿子长年在外打工无法照料他,于是把他送到了敬老院。刚来敬老院的时候,何金兴只能躺着,在护工的帮助下才能勉强坐几分钟。而现在,在护工的搀扶下,他能到楼下晒太阳,还可以跟老伙计们聊聊天,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在宁海县,像何金兴一样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老人还有很多。2017年11月,宁海县通过了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联盟“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城市”认证,成为全国9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宁海县民政局局长苏朝阳说,这是对宁海养老工作的肯定,但养老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改善养老环境和模式,才能让老人安度晚年,生活开心舒心。
“环境+经济”为老人养老提供保障
宁海成为“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七山二水一分田”描绘了这里的地貌特点。作为宁波市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宁海资源环境绝佳,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18个乡镇(街道)都是生态镇。
宁海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2.5%,县域气候适中,环境适居,被誉为天然“大氧吧”。同时,宁海县3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为100%,2016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9天,优良率达89.9%。
优良的环境造就了宁海人的长寿。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宁海有60岁以上老人12万余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1.8万余人,90岁以上老人有2051人,百岁老人有30名。宁海的人均预期寿命为80.5岁,在浙江省名列前茅。2015年,宁海深甽镇溪滨村、胡陈乡大赖村、梅林街道河洪村获得了宁波市首批十大“长寿村”称号。
苏朝阳说,宁海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没有牺牲环境,为生活在这里的老人提供了宜居的环境。同时,宁海的经济发展又为宁海养老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老人养老提供了物质保障。
宁海从2007年就开始着手打造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经过10年的努力,现在宁海全县有养老机构20家,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4张,还建成402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宁海县已经实现每个乡镇有养老机构,每个社区、每个村有养老服务中心(站),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硬件设施、社会保障两手抓,让老人没有后顾之忧
自2012年梅林街道敬老院开办以来,吕祥娟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吕祥娟介绍,对于像梅林街道敬老院一样的养老机构,政府每年都投入资金补贴,为每位老人提供床位险,各级部门也不定期来检查工作,为的就是让老人享受高品质养老服务。
梅林街道敬老院目前住着150多位老人,年纪最大的已90多岁,年纪最小的也60多岁了。每天护工都按照营养食谱为老人准备三餐,带着老人晒太阳、做活动。
对于在家养老的老人,宁海县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农村,依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村里建设了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站等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解决了儿女不在身边的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宁海县还建立了“中心食堂”,设立助餐点或老年食堂,引入社会餐饮企业、养老机构和机关等单位的食堂,为老人提供便捷优质的助餐服务,不用动手,老人每天都能吃到可口营养的饭菜。
2017年,宁海新推出《“生态宁海、长寿人家”关爱长寿老人活动计划》,以招投标的形式选取专业的老年服务机构,为低保家庭失能失智老人、95周岁及以上的失能失智老人和百岁老人购买养老服务,2017年政府购买服务金额已达到1000多万元。
不仅如此,结合互联网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掌握老年人身体的情况,宁海县提出“智慧养老”,建设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和智能化。正在建设的老年人基本信息系统、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养老服务公共信息系统,形成了市、县、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设置、管理互通、数据共享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在宁海县,80周岁以上老年人和60周岁以上患病老年人都享受免费安装“一键通”电话机的服务,如果需要紧急援助或者生活服务,只需按一个键就能快速联系到相关人员。
宁海对老人的关爱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社会保障方面也投入大量的资金。据了解,到2016年年底,宁海全县本地户籍人员参加养老保障总数达43万多人,参保率达87.2%,8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由政府为其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不仅如此,宁海县对80周岁以上和90周岁以上的老人分别发放100元/月和300元/月的高龄津贴,百岁老人每年发放1万元高龄津贴,发放标准列浙江省第一。
多元化养老模式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在推进打造居家养老的同时,宁海积极创新多元化养老模式,通过倡导“生态养老”、创新“文化养老”、推崇“产业养老”模式,着力破解养老服务瓶颈。
依托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优势,宁海在全县布局“山水型”休闲生态养老养生基地,基地选址依山傍水、运作维护借山、借水。比如甬家乐养老养生俱乐部结合胡陈乡西翁村及东山桃源自然生态景观,通过整合改造村民闲置房屋,创建特色度假式老年乐园,每年可吸引5000余人次入住。
宁海把养老事业、旅游产业和文体事业相结合,首创养老旅游演出基地,邀请浙江兵团工业三团老战友艺术团等老年演出团队来宁海旅游,同时也让这些演出团队为当地老人献上精彩的文化表演。这样的形式不仅让外地的老年人生活得到丰富,也让宁海本地老年人的生活更有趣味,还推动了宁海的旅游业发展,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许多地方在建设养老体系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宁海也同样存在——缺少护工。在梅林街道敬老院,15个护工照顾着150多位老人,而这些护工的平均年龄也已经50岁了。苏朝阳说,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宁海也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政府积极鼓励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户、失业人员和农村退役军人及被征地农民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到养老服务机构就业,“一方面促进就业率,一方面也为养老提供更多的工作人员。”宁波甬家乐养老养生俱乐部已经开始推行这样的方式,有近百名护工是当地村民。
苏朝阳介绍,宁海在积极鼓励“依老养老”的方式,让相对年轻的、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来照顾年纪大的老人,形成一个迭代的过程。他说,让年轻人从事养老服务终归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耐心不足、无法了解老人真正的需求,而让相对年轻的、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来照顾年龄更大的老人,一方面能更好地提供服务,同时也能让这些年纪小一点的老人有被需要的感觉。
苏朝阳说,“中国老年宜居宜游城市”的评估是个过程,而宁海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位老人的身体得到保障,让他们有尊严、有乐趣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