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了解,在很多外军学员眼里,中国仍是比较保守落后的国家,当我们向他们介绍了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钱包、共享单车、网上购物后,再也没有外军学员像之前一样询问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发展问题了。”2018年元旦,海军工程大学学员翁天豪与战友们分享他和同学秦昊琛的出访训练体会时说。
在海上,他们还给外军学员播放了解放军征兵视频、中国海军远洋训练视频,外军学员一个个流露出羡慕的眼神。“那时觉得作为中国海军的一员,真的非常自豪。” 翁天豪回忆说。
2017年9月25日,翁天豪和秦昊琛随罗马尼亚海军“米尔恰”号风帆训练舰圆满完成远航任务后返校。3个月里,他们随舰访问了西班牙、瑞典、芬兰、波兰、德国、葡萄牙、希腊共7国8个港口,总航程近万海里。其间,学习了风帆训练舰的基本训练课目,参加了外事活动,与外军学员结下了深厚友谊,展现了我国海军青年准军官开放、自信、友好、昂扬的精神风貌。
在战风斗浪中学习如何做一名水手
罗马尼亚海军兵员2.08万人,编有1个海军舰队、1个江河支队、1个海军陆战队。自2012年中国海军烟台舰首访罗马尼亚康斯坦察后,中罗两国海军交往日益密切。
此次训练是罗马尼亚海军军官和士官一年一度的航海实习,每年,罗马尼亚海军都会邀请几个国家分别派出两名海军学员一起参加训练,2017年受邀参加的国家是波兰、保加利亚、希腊和中国。
“米尔恰”号是一艘古董级的风帆训练舰,它建于1939年,由德国汉堡造船厂建造,排水量1630吨,船长81.3米,宽12.5米,桅杆高44米,共有5层帆杆。
看到这艘诞生于二战时期的训练舰仍在服役,翁天豪和秦昊琛非常惊讶。舰长Moise告诉他们,风帆训练舰虽然古老,但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训练平台,让学员们在海上航行中从最原始的水手工作学起,演练如何观天象、识水文、爬桅杆、操帆缆、打绳结等航海技能,体验气象、水文、潮汐、洋流对海上军事行动的影响。“在信息化战争中,一旦军舰上的先进导航系统等设备被敌方破坏,这些技能就会派上用场”。
很快,曾在驱逐舰上实习过的翁天豪就感受到了作战舰艇与风帆训练舰的差异。在驱逐舰上,官兵们需要每天保养武器。而风帆舰不携带任何武器,“米尔恰”号上每天最多的训练就是“打绳结”、使用六分仪等航海课目基本训练。除此之外,清洁甲板也是每天必须完成的功课。由于风帆训练舰的地板是木头做的,表面容易发黑,学员们每天都要跪在甲板上用砂纸清洁地板,以保持甲板的干净整洁。
登舰后不久,他们便迎来了此次出访最重要的活动——tall ships’race(全球风帆舰比赛)。
风帆训练舰比赛已有60多年的历史,2017年的这场比赛吸引了俄罗斯、巴西、阿曼、葡萄牙等国家的100多艘风帆训练舰参赛。但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它更像一场风帆爱好者的狂欢。此次比赛没有规则,不争名次,重要的是享受航行的乐趣,到达终点就是胜利。
在全体学员和舰员的努力下,经过19天航行,“米尔恰”号终于到达比赛终点芬兰科特卡港,成为第17个完成比赛的风帆训练舰。
成绩不算理想,但作为“爷爷”级的老船能顺利完成比赛,舰上还是开了酒会庆祝这一段难忘的航程,大家在一起欢呼,舰长Moise发表了激情洋溢又妙趣横生的讲话:“今年是2017年,所以我们只取17名!感谢大家成就了‘米尔恰’号的光荣与梦想,我为你们骄傲!”
“米尔恰”号变成了大洋中的一叶扁舟
2017年8月27日下午,行驶到西班牙马略卡岛海域时,舰上进行了舢板训练。“米尔恰”号的围栏旁有一条横杆,通过这条横杆,把舢板吊放到海上。学员既可以顺着吊在横杆上的一根约6米长的绳索下滑到舢板上,也可以从一旁的安全绳梯上走下去。
使用绳索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大部分学员向绳梯走去,翁天豪转念一想,“既然来参加训练,何不试试?”打定主意后,他戴上手套朝绳索走去。凭借出众的爬绳技能与过人的臂力,翁天豪紧抓爬绳,两手交错着慢慢将自己垂降到舢板上,顿时赢得了大家的喝彩声。其他还没上舢板的学员也来到绳索边跃跃欲试。
滑绳索只是小试牛刀,而训练的重要课目——风力航行就更需要能力和勇气了,这个课目训练的是借用风吹动风帆,让舰船在风帆的带动下航行。两名中方学员之前从未接触过这个课目的训练。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两人逐渐熟悉了这一课目的流程。
训练中,攀爬桅杆是重头戏。“米尔恰”号风帆训练舰一共有3座桅杆,每座桅杆分为5层,操作学员攀爬上帆杆,逐层扬帆,以获取动力。通常下面3层可由国际学员自行操作,而4层以上因为危险系数较高,一向由罗马尼亚海军学员操作。两名充满干劲儿的中国学员一直摩拳擦掌,也想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一次,在船即将靠岸收帆时,机会来了。“今天谁来爬5层?”船上舰员喊道。
“我来!”没有威亚,没有安全绳,戴上一个锁扣,翁天豪就出发了。
船的每一次小角度晃动,都会在高耸的桅杆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倾斜角,考验着学员的心理承受极限。当天并不平静的海况,使得整座桅杆如钟摆一样晃动,而柔软的绳梯又因为前面学员的活动抖动得更加厉害,翁天豪 “步步惊心”。
爬到桅杆第四层,大概有10层楼高,绳梯越来越陡峭狭窄,往下看,“米尔恰”号变成了大洋中的一叶扁舟,大海张开了它蔚蓝的怀抱,眼前的一切却令人瑟瑟发抖。
翁天豪深呼吸后稍微定了定神,一鼓作气继续向最高处进击。到达第五层后,他精神高度集中,紧紧抓住帆杆,脚踩帆杆下面的钢索缓慢挪动,此时若稍有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随着最终到达战位并顺利扣上安全扣,那一刻翁天豪感觉“仿佛征服了全世界”。
“攀爬桅杆的技巧,就是有一只手和一只脚必须是抓牢和踩实的,因为这是保证安全的前提,眼睛只需要盯着那只活动的手即可,脚可以依靠感觉去踩到绳梯。但我认为比技巧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元旦那天的“回顾2017”主题交流活动上,翁天豪侃侃而谈,仿佛一名经历丰富的老水手。
风帆训练舰上的大部分工作都要众人一起才能完成
与攀爬桅杆不同,夜航又是另一番搏击风浪的体验。夜间航行时,船上只有舰首和舰尾开灯,四周是一望无尽的漆黑。海上风高浪急,一个大浪过来,可以从船的左舷一直拍到右舷。所以夜航时,甲板上站岗的学员必须小心谨慎。值瞭望更时,翁天豪和秦昊琛就站在船的中线位置,这样既能进行瞭望,又能够有效地远离危险。他们睁大眼睛,警惕地观察着海况,规避来往船只,为“米尔恰”号的安全保驾护航。
和夜航一样,风帆训练舰上的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很多人一起配合才能完成,比如升帆、收帆、划桨等。升帆时,程序复杂。舰上绳索密布,每个人都需要“精确瞄准”自己负责的那根绳子,大家各司其职,整条舰才能像精密的仪器一样正常运转。
在帆杆升到一定高度后,班长会下口令,此时所有人一起向后转,像拔河一样拉紧绳子、扎好马步,防止刚升上去的帆杆突然下降,造成安全事故。直到绳端被稳稳地固定住,班长再下口令,大家整齐划一地把手上的绳子甩掉。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考验的却是不同国家学员的默契配合,有一个人走神没听清口令,都会拖慢进度。
一到放帆时,两名中国学员就“上蹿下跳”,一会儿爬到帆杆最远的地方解开系风帆的扣子,配合甩帆,一会儿又“蹭蹭蹭”爬下来和其他学员一起升帆杆。
全体学员、舰员无数次的团结协作,成就了“米尔恰”号一次又一次的扬帆远航。3个月下来,两名中国海军学员对“同舟共济”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
宣传视频刷新了外军学员对中国海军的认识
在风帆训练舰上,翁天豪和秦昊琛过的是“真正的水手生活”。船员每天早上6点起床、早操、洗漱,7点开始小扫除,8点钟早餐,9点钟开始训练或值更,下午2点午饭,2点半休息,下午4点继续训练或值更,晚上7点晚餐,7点半开始休息。
饮食上,两名中国学员自然也要“入乡随俗”。在“米尔恰”号上,肉食只有一种做法,就是将一整块牛肉、猪肉或鸡肉烤熟,什么调料也不放,因此船上学员吃的肉都是“原汁原味”的。
所幸的是,船上的水果非常好吃,每隔几天靠港之后,舰员都会在码头上补给新鲜水果。
风帆训练舰上空间狭小,船员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寝室,每天晚餐后将桌子收起来,挂上吊床,餐厅到寝室的变身就宣告完成了。
多国海军学员在同一艘舰上生活训练,不同的文化也在一起碰撞。受到李小龙、成龙功夫电影的影响,在外军学员眼里,中国人人人都会功夫。
“可以展示一下中国功夫吗?”刚上舰时,这是翁天豪和秦昊琛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听说秦昊琛练习过综合格斗,罗马尼亚海军学员Constas非要和他较量一下。
两人来到俱乐部,Constas如野牛一般冲过来,企图利用爆发力顶倒秦昊琛。他看好角度,使出一招“木村锁”,撂倒对方并用双脚固定其腰部,Constas动弹不得,只好“投降”。他们不打不相识,因此成了好朋友。两名中方学员离开训练舰回国时,罗马尼亚学员还特意送他们到机场。
2017年8月1日,正值建军90周年。当天下午集合时,“米尔恰”号风帆训练舰副舰长向大家介绍说今天是中国军队的生日,瞬时间翁天豪和秦昊琛被一片“Happy birthday”的祝贺声包围,大家纷纷走过来与他们握手拥抱。
就此机会,翁天豪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加强中欧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的演讲,并在晚餐时播放了解放军征兵视频、中国海军远洋训练视频、海军工程大学宣传视频。视频中,解放军整齐的队列、敢战的血性、崭新的装备令外军学员眼前一亮,刷新了外军学员对中国海军的认识。“以前只知道中国军队数量庞大,不知道他们的装备也如此精良。”罗马尼亚海军学员Hegiu说。
“我们是中国海军,我们为之自豪。”在“米尔恰”号上,两名中国学员表现得自信、从容,他们就像是两张漂洋过海的名片,在乘风破浪中不断传播着中国海军的理念与特色,展示着中国海军学员的别样风采。
“走出国门后,我们才真正强烈地感受到,生在中国,是一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秦昊琛深有感触地说。
(本文照片由海军工程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