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很多服务‘养在深闺人未识’。一个政策出来,有的企业应邀还不高兴参与;有的企业说,我很想参与,但真不知道有这回事。”从2018年1月1日起,上海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葛东波手里有了供需对接的“撒手锏”——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平台(www.ssme.gov.cn)。
全市38个委办局的9类242项惠企政策以及各类从事企业服务的社会组织服务项目,全都汇集到企业服务云平台上。一个企业,想要什么政策、什么服务,只要登录企业服务云,像逛“淘宝网”一样挑选自己想要的,就可以在网上实现服务对接。与此同时,一个政策到底有没有落地、落地效果怎么样,未来将由数据说话,而不是某个政府部门“自己说”。
“养在深闺”的服务走上前台
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平台上,用户可以找到创业地图、社保开户地图、银行开户地图。进入创业地图,全上海各个创业园区的园区政策、产业导向、租金优惠等信息会随着用户鼠标的移动自动跳出来;用户定位的地点周边,有哪些银行可以给企业开户,每家银行都有哪些优惠政策,需要递交哪些材料等全都一目了然。
这些仅仅是云平台的一些“边角料”,它最牛的地方,是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种“跨界”服务——横跨政府38个部门、横跨上海16个市辖区、横跨上海所有企业服务类的社会组织。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属于平台“自营”产品;由入驻平台的社会组织提供的企业服务,属于入驻信誉店家的产品。前者多为免费公益服务,后者则会按照市场价收费。企业可以自行横向对比价格、服务质量、用户评价等,决定是否选择某个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
平台面向的对象,是全规模、全所有制、全生命周期的企业,远不止中小企业。每一家企业,都能在平台上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
“很多时候,企业不是找不到政策,而是找不准政策,他(指企业主——记者注)不可能把每个部门的政策都研究一遍,然后再发现自己适合申请那种惠企政策。”上海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杜俊过去经常听到一些企业负责人抱怨,好不容易把政策研究清楚了,准备申请某个惠企政策了,却突然发现申请截止日期快到了,来不及办理了。
云平台设想一诞生,杜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给有需要的企业量身定制适合他的产品?就像淘宝会根据用户的年龄、搜索历史、购买历史,向用户推送“好货”一样,企业也需要精准推送。
在各方努力下,云平台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关键词订阅功能,并拥有注册企业法定代表人库,可以按照企业规模、所处行业、从业人数、专利数量、年销售额等数据,向企业定点推送适合它的智能匹配政策。
如果既搜索不到政策,又收不到智能匹配的推送,企业还可以在线联系云平台“店小二”,提交企业诉求申请。云平台会对整个过程进行全过程跟踪,从受理、分派到评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闭环”,做到事事有回音。
请政府部门来开“旗舰店”
2018年1月初,上海高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吴棋通过云平台找到了一个靠谱的律师,“价格比市面上找的便宜将近一半,服务更专业、更周到”。该公司已经与这位律师所在的律所签订服务合同,由专业律师帮忙处理一些复杂的法律事务。
要知道,在此之前,因为该公司要申请“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吴棋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律师帮忙处理法务问题,“自己在市场上找了一个多月,有的律师要价奇高,但真交流起来,发现他是打民事官司的,企业法务听都听不懂”。
听说云平台开通后,吴棋成为首批用户,“通过平台拍下服务,当天下午就进行了视频‘见面’,几天后就抽空‘成交’了。”吴棋是个较真的人,他一本正经地记录下自己接受服务的全过程,打算在服务完成后给卖家一个“好评”。
下一步,吴棋还想使用该平台寻找人力资源、税务、财务方面的服务,并希望通过“远航助力”功能与央企对接一些业务。“如果能有团购厂房、工业用地的机会,我们也想参加。”他向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提出了一个更有“创意”的想法。
据悉,目前已经有浦发银行、中国电信、阿里云、用友、创业接力等133家社会服务机构在云平台上开设“店铺”,提供投融资、创业、科技创新等服务产品。下一步,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还想让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政府部门都来开设“旗舰店”。
实际上,好政策没法落地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政府的各个部门。“政府资源长期与企业需求错配,委办局那么多政策、工作,到了企业那里,都说不知道、享受不到,资源就浪费了。”葛东波说,新年伊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已经与38个政府主要部门、27个相关部门、16个市辖区开过3次联席会议,得到了大力支持。
提供企业服务的专业机构,也需要这个平台。上海华讯科技创业中心理事长许炳认为,云平台的建设具有“跨时代意义”,“成千上百家社会服务机构都在单打独斗,各做各的活动,如果大家能到这个平台上共享企业资源,凭口碑、服务能力竞争,盘子大了,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政策落实效果如何拿数据说话
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平台的出现,打通了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让服务“产品”可以直达每一家企业。但细想它的未来,它很有可能是38个政府部门、27个相关部门、16个市辖区给自己挖的一个“坑”。
试想,当全市所有法人企业都在云平台上注册成功,并以每天约5万户的活跃度在云平台上“买卖”服务产品时,平台上的服务提供商,包括政府部门的“旗舰店”在内,他们是否能接受中评、差评呢?所有数据都可以在平台上一览无遗,每个部门干得好不好、政策落地是否到位、政策效果是不是好,都要拿数据出来说话。
“服务做得好不好,由企业来直接评价,而不是部门自己内部评一下。”葛东波从一开始,就给每一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打过“预防针”——云平台虽好,但它势必会倒逼政府部门用互联网“用户至上”的理念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大家的意见颇为一致,即使会被倒逼,也要把云平台运营好、管理好。
“政府服务本身,并不像工商登记、证照发放那样具有垄断性,政府为企业服务就是比拼谁更用心、谁服务更周到,上海服务不好,企业可以去杭州、去深圳,他们可以用脚投票。”葛东波说,上海要建成有影响力的全球科创中心,主要靠大批的科创企业,为这些企业服务好,就是在为上海作贡献。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最近密集调研上海营商环境。他认为,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增强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必须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断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而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一要放得更彻底、更到位。二要管得更科学、更高效。三要服务更精准、更贴心。”他特别把“数据共享和协同应用”提了出来,“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用公务员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企业的‘发展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