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学前教育资源愈发紧张,幼师缺口凸显。幼师工作压力大、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频发的虐童事件也让公众更加关注这一职业。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95名幼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7%的受访者给孩子选择幼儿园会考虑幼师情况,不足半数受访者认为幼师社会地位高。59.8%的受访者建议对幼师进行职业规划和技能素养培训,56.4%的受访者希望增加学前教育招生比例。
受访者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1.5%,二线城市的占44.5%,三四线城市的占18.6%,城镇、县城的占3.9%,农村及其他的占1.6%。
62.4%受访者认为幼师大都脾气好有耐心
韩琦菲在山东某事业单位工作,她已经开始为1岁的孩子考虑幼儿园的问题了。“我打算在家附近选,只要有条件,一定会考虑师资水平,因为这会影响孩子的早期教育。”韩琦菲觉得,幼师应该性格外向、能歌善舞、寓教于乐。
80后妈妈刘颖的孩子在天津市红桥区某幼儿园读大班。在她的印象中,幼师大都脾气好:“我表姐就是幼师,我觉得他们挺不容易的。小朋友比较调皮,幼师得有耐心。”
调查显示,84.7%的受访者给孩子选择幼儿园会考虑幼师情况。关于幼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62.3%的受访者认为是能很好地与幼儿进行互动,61.1%的受访者认为是关心照顾孩子。其他还有重视孩子人格培养(54.9%)、启发孩子心智(47.6%)、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44.6%)、传授知识(43.2%)、有耐心和爱心(38.0%)、为人师表(36.9%)等。
“五六年前,我姐家的孩子上幼儿园时,幼师年龄较大,整体素质不高。现在年轻幼师多了,这很好。”韩琦菲说,“不过看到幼师和幼儿园的负面新闻,我也会气愤和揪心。孩子的事无小事,牵动着家长的神经。”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幼师的正面印象包括脾气好有耐心(62.4%)、喜欢小孩(48.6%)、多才多艺(41.9%)等,负面印象包括缺乏资质(23.7%)、素质差(20.9%)、学历低(16.5%)和缺乏专业修养(15.1%)等。
刘颖对记者说,她孩子的幼儿园里有个老师,由于刚毕业,经验不足,带孩子时比较着急,但家长反映过后,就好多了。整体上她觉得孩子幼儿园的老师都很敬业。
55.1%受访者指出幼师需时刻关注每个孩子,神经高度紧绷
刘颖觉得目前幼师的社会地位不太高:“一方面,个别幼师的不良行为让家长对他们产生不信任感。另一方面,虽然幼师也是老师,但很多人并不把这一职业当回事儿。”
调查显示,48.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幼师社会地位高,认为非常高和比较高的受访者分别占10.3%和37.7%,41.2%的受访者认为一般,1.3%的受访者认为非常低,9.5%的受访者认为比较低。
李样(化名)是北京一家私立幼儿园的老师,她坦言幼师工作强度很大:“早上7:20到幼儿园接孩子入园做早操,下午5点放学,无时无刻不在照看孩子。另外还需要上课、参加培训,有时觉得自己是个超人。”即使这样,李样的收入水平却不高。“以前我在长春做幼师,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现在在北京还是差不多”。
在李样看来,没有极大的耐心和对孩子的爱,根本没办法做好幼师。“我喜欢小孩子,高中时就决定要学学前教育专业。当时家里人不同意,我认为未来这个专业会受重视”。
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幼师需时刻关注每个孩子,神经高度紧绷;51.4%的受访者指出孩子的方方面面幼师都得操心;51.3%的受访者指出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多,难教难带。幼师面临的其他压力还有孩子太娇气,说不得骂不得(36.4%),超负荷工作(35.9%),家长不信任(26.2%),职业发展空间有限(23.8%),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21.0%),社会认可度低(15.4%)和检查考核多(13.9%)等。
李样发现,幼儿园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幼师并不多,“我们幼儿园也就占10%,我刚毕业在班里做配班,主班老师和我一样大,虽然学历不如我,但已经做了5年,而且我学的那套理论对已经习惯她的教学模式的孩子来说没什么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教授张燕指出,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有个幼师做了两三年后不干了,说‘孩子们没有书本上的可爱’。其实书本上只有一般性的规律和特点,幼师需在实践中走近每一个孩子。轻实践的后果就是这些学生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上难以适应,可能因此缺乏职业信心,甚至产生倦怠”。
关于师德,张燕指出,不是培训考核取得了证书之后就有了师德,师德培养需要幼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对这个职业不断地形成认同,将职业规范不断地内化。“包括幼师在内的教师职业经验性很强,需要‘传帮带’。现在许多幼儿园平地起高楼,拥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幼师很少。幼师承担的评级、考核之类的任务很多,也导致他们不能真正踏实下来用心对孩子”。
“幼儿教育是生活教育,需要有生活感受”
“我们专业一共40人,现在做幼师的也就七八个。”李样觉得,社会对幼师的认可度不高,以及长期积累的负面压力,导致了从业者的高离职率。
“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要重视家庭的作用,不能排除家庭的责任。”张燕指出,优质的教育应该是双向的,不是幼儿园布置什么家长就听什么。她介绍,在四环游戏小组(由北师大学前教育师生创办,志愿者和商户一起为四环市场流动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编者注),有许多‘妈妈老师’。“幼儿教育是生活教育,需要有生活感受。妈妈老师是生育过孩子、有育儿经验的,她们懂孩子”。
怎样保证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调查中,59.8%的受访者建议对幼师进行职业规划和技能素养培训,56.4%的受访者希望增加学前教育专业招生比例,52.7%的受访者认为要重视幼师的专业化培养。其他的建议还有:让其他人可通过幼师职业资格考试进入该行业(39.7%),提高幼师的薪资福利待遇(35.7%),关注幼师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28.9%),提高社会对幼师的认可度(23.2%)等。
张燕认为,幼儿教育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不同地区的幼儿园也应有其特点。“幼儿教育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风土人情、资源禀赋、生活方式都不一样,不能全国一个标准。民间有许多成型的经验、不错的探索,应当将其发掘出来作为制定政策的考虑。许多国外的幼儿教育成功经验也可以纳入到我们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中,在实践中提炼出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实践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