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26日,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加强合作。
每年,数千位来自全球政治、商业、学界和民间社会的精英代表聚集到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麓的达沃斯小镇,为的是就全球最重要的议题交换意见。基于这些精英人士的价值观念,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也历来被当作倡导“全球化”的标志性场合。
近日,《再全球化:理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新视角》作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栋,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本届“达沃斯论坛”上,有关“全球化”前景的议题,料将继续引起热烈讨论甚至激辩;而中国的引领作用,将成为“全球化”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特朗普参会可能掀起“隔空论战”
今年共有超过60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将出席“达沃斯论坛”,这创造了“达沃斯论坛”历史上的纪录。这些重要人物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印度总理莫迪、欧委会主席容克、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巴西总统特梅尔,等等。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来意最为引人关注。据悉,此次带着数位部长及政府要员参会的特朗普,是继比尔·克林顿后第二位出席达沃斯论坛的美国总统。1月早些时候,白宫发言人萨拉·赫卡比·桑德斯对媒体表示,特朗普重视“向全球各国领导人介绍‘美国优先’政策的机会”,“非常期待在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宣传他强化美国企业、产业和美国工人利益的政策”。
众所周知,特朗普总统从竞选阶段就开始高举“美国优先”的大旗,指责经济全球化“偷”走了美国普通工人的工作。这一理念显然与传统的“达沃斯论坛”的与会者倡导的理念格格不入。
对此,王栋副教授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分析说,“特朗普的参会,肯定将会增强本届达沃斯论坛的戏剧化程度”。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坚持西方自由主义价值理念的领导人,还可能在不同场合与特朗普上演“隔空论战”。
领导人之间的论战,只是关于“全球化”前景争论的一种表征。王栋表示,事实上,对于“全球化”的前景,在舆论场上依然没有共识,“有许多人认为,高歌猛进的全球化已经宣告终止了,现在世界正在进入一个逆全球化的阶段。甚至有声音认为,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地缘政治回归的阶段。”但王栋认为“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在他与曹德军合著的新书《再全球化:理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新视角》中,他们认为,“暂时的全球化低潮,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终结”,“全球化没有停止,更没有逆转,而是转换了一种形态,开始以新兴国家为中心”。而“这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对全球化进程的改革,以及这种改革所产生的模式升级与扩容效应”,被总结为 “再全球化”的过程。
世界期待达沃斯上的中国声音
中国在“全球化”议题上的引领作用,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也肯定会有体现。据悉,达沃斯论坛的第二天即1月24日,是论坛设定的“中国日”。今年一共有136位中方参会者参与论坛,是历届中国参会者最多的一次。
在24日这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将发表演讲,预计将阐释中国的经济政策。同日论坛将举行与中国相关的活动还有:以“中国:为繁荣开放”为题的午餐会;由媒体协办的以“‘一带一路’的全球影响”“中国新时代”为题的专场讨论;与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的对话活动,等等。
王栋表示,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直到今天都是各国、各界人士津津乐道的一场演讲,“成为有关于全球化的文献中的一个经典”。今年,中国代表团的声音无疑也将延续习主席去年演讲的精神,为达沃斯论坛带来积极正面的信号。这将是本届论坛最大的亮点之一。
中国参与塑造更包容的全球化
今天,中国声音之所以在达沃斯论坛上被与会者期待和关注,缘由在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继续发展的一个新动能。王栋强调,中国引领的“再全球化”,不是对旧秩序的颠覆,而是“中国作为从旧有全球化进程内部孵化出的新兴力量,有责任去修补、升级当前的全球结构”。为此,中国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地提出建设性的全球新改革方面,提供了如“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银行”等公共产品,也为世界贡献了诸如“电子商务”“普惠金融”“共享经济”等创新性的发展经验。
在王栋看来,如今中国引领的“再全球化”,也是理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一个新视角。他观察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最初是被迫卷入到国际秩序之中,被动学习国际规则。而2008年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上的历史性转折点,中国通过举办奥运会汇聚了全球目光,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球瞩目。从此,中国不再是单向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双向的参与“塑造”全球化的过程。
因而,王栋认为,中国引领的“再全球化”是一个内外联动的过程。“一方面,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是全球化规则的学习者,另一方面,中国国内改革所释放的国际影响力,又能反过来促进全球化进程,由此形成国内外的良性联动。”
在唱衰“全球化”的声音不绝于耳的今天,王栋认为,中国引领的“再全球化”,将重建全球化叙事的“合法性”。因为与“赢者通吃”的逻辑不同,中国引领的“再全球化”倡导共商、共建、共享,这将有效地弥补旧有的“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的弊端。尽管变革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中国也仍然面对许多需要学习的新课题、需要应对的风险与挑战,但是,“所幸的是,中国正站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起点上”。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