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如此总结代村发展之路:“一个人团结一班人,带领全村人,选择一条道路,坚持一种精神。”
19年间,不乏诱惑,也不乏压力,王传喜始终秉持一颗公心,以共产党员的严格标准要求自己,带领村委干部,树起一面可以让群众时刻信赖的旗帜,在家乡热土上奋力耕耘。
当村干部就是给群众“打工”的
不少代村村民都知道,本村村干部要守的规矩“多得很”。
例如,无论寒暑风雨,每天清晨6时的村“两委”班子例会制度雷打不动,总结前一天工作,安排当日事项,晚饭时全体成员再开一次主题会;任何村干部不许在家里办公,村民有事,在办公室里敞开了说;每周日晚上要开一次周例会,查摆问题,交流碰撞;每月举行一次党员和村民代表会,集体研究项目建设、土地承包等重大事项;每月10日张榜公示党务、村务、财务;每月编发一期《新代村》月报,把当月大事向群众讲明白。
以党支部“提事”、村委会“议事”、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事”的工作机制由此逐步形成。
“很多人说,你们的会咋这么多?在我看来都是有必要的会,要不然怎么能解放思想、集思广益、达成共识?”王传喜说。
王传喜尤其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坚持把自身有项目、能带动群众发展项目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两委”岗位,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行党员帮带联系户制度,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技术指导等。无论是旧村拆迁还是土地流转,均是党员带头签协议。
作为“领路人”,王传喜以身作则,一心扑在村里,村民常说他非闰年闰月能干365天,遇上闰年闰月能干366天。
社区服务中心负责门卫的李苍松老人印象深刻,有几次凌晨两三点,王传喜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李苍松以为他忘了关灯,进门一看,他仍在伏案工作。
“当村干部就是给群众‘打工’的,要舍得出大力、多‘吃亏’,你付出的多,群众得到的实惠也就越多。”王传喜这样告诫村干部。
19年来,代村的村“两委”班子经历6次“换届”选举,除因年龄原因正常退休外,无一人因非正常原因落选。
谋长远发展道路
如今的代村商城每天熙熙攘攘,已成为全县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地,进驻经营户2000多家,年交易额10亿多元。
而8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垃圾遍地。“这么偏的地方,交通又差,谁会来?”当王传喜提出建商城的想法时,村委一致反对。
面对压力,王传喜的应对方式是和村干部、村民代表不断论证、交流,同时组织大家前往山东临沂、上海、浙江义乌等地参观。
2010年代村商城一期工程终于动工,仅3个月全部完成。因定位准确、迎合市场需求,商城非常火爆。2015年,商城二期顺利建成,专营建材。
商城建成第一天,王传喜坚持村委只收租金、搞服务,不插手经营,所谓“管商不经商”。他鼓励身为党员的36户商家挂出“共产党员经营户”牌匾,亮身份,见承诺。
王传喜的“倔”远不止于此。
刚上任时,有人私下传授“经验”:“卖地有钱花。”因地处城乡接合部,这里流转的大片土地早已成为众人眼中的“肥肉”。
2004年,一名南方商人带着200万元现金找到王传喜,想建一个焦化厂,只要王传喜点头,这200万元就是他的。王传喜断然拒绝。
“不能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卖地,从长远看是绝对不理智的,代村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道路。”王传喜说。
王传喜坚守最初的承诺:“绝不乱划一分宅基地,绝不出卖一分地,绝不浪费一分地。”不仅如此,代村还留出300亩建设用地,应对今后新增人口的居住需求。
“身子正说话才硬气”
在代村,王传喜不收礼的事早已不是新闻。
“身子正说话才硬气。”王传喜常告诫村干部“手不伸,嘴不馋,心不贪”,并和他们“约法三章”:村里的工程绝不许亲朋好友插手,惠民政策绝不因沾亲带故徇私,干部选用绝不让直系亲属沾光。
村里百姓菜园的无公害蔬菜丰收了,李苍松摘下几箱送到王传喜办公室,却得到他这样的回复:“送给老年公寓的老人吃吧,这个事不能搞特殊化。”
这些年处处为公的王传喜谈起家人却是几声长叹,老父、妻子先后做手术,他都未能守在身旁,本可以用积蓄买套房子的父母硬是被王传喜带头“撵进”村老年公寓做表率,“对家里人我真是很惭愧”。
除了工作,更重要的事情是学习。令兰陵县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德华印象深刻的是,每逢重要政策出台,第二天问王传喜,他准能谈得头头是道。只要有时间,他就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关掉手机,潜心研究各种三农政策。
全国各地参观的人变多了,代村俨然成为“明星村”。王传喜保持清醒:村里的产业定位一定要准确,对人的管理一定要跟上。
很多人劝王传喜,工作这么多年可以歇歇脚了,但在他看来,“发展慢了也是退步,要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