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匆匆忙忙的见面,都没工夫说上几句话。她抽空往我手里塞了个小物件,我自然地接了随手放进口袋。回家后掏出来一看,是一管精致的润唇膏。
这是我俩之间交往的常态:同在北京,一年只偶尔见上一两次,多数还是在各自忙碌的途中约个交会处碰面,顺便带去一点特意为对方留存的小物件。即便有了微信这快捷方便的联系方式,我们也不会在上面腻味,总是有事说事,无事互不打扰。原先我认为这就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但认真想来,可能这是我们保持友谊的最佳方式,因为彼此有着太多的不同。
我们是大学同班同学,相识于十七八岁。那时她就是个开朗直率阳光大气的北京女孩,身手敏捷热爱运动,走路都带着一阵风,行动就引人注目。我从南方考进北京,性格偏内向,而且身材单薄,自小和体育老师相看两厌,运动锻炼的事能逃就逃。
她交游广泛,本系外系学长学妹都能打成一片。而我的交往范围相对小很多,每天基本上是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四点一线。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我俩都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友谊的开始似乎是在大一寒假,我没回南方,她留校参加运动队训练。因为是各自宿舍唯一的留守人员,于是我们自然地走到一起,经常在一个宿舍聊天,分享零食。奇妙的是,两个有着诸多不同的人竟然能谈得来,能够相互理解。
同窗4年,我们成为闺蜜,但从来不是形影不离的那一种,我们有各自的行动轨迹,有不同的交往圈子,但又时常一起分享零食、交换着穿衣、诉说情感小秘密……有一次我们甚至买了两套款式颜色相同的衣服,穿成双胞胎一样。
大学毕业后,我们各自经历了人生的种种顺境逆境,结婚离婚、出国回国、辞职创业……当年相互倾诉中的情感对象早已远离,身边的异性关系也换了又换,但我们之间的友情却始终不变。我在国外的那几年,她来了,我的住处就是她的落脚点。我家重新装修的时候,她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家门钥匙塞给我。我们都记着对方的生日,每一年生日都会收到对方的祝福。虽然不一定每年都有生日礼物,但始终被惦记的感受是一种踏实的温暖。
如今,她依然活力四射,工作独当一面,生活丰富多彩:徒步、骑行、滑雪……我在朋友圈中为她点赞——由衷地赞叹她生命的精彩纷呈。同时我也清楚地知道,我会在路边为她喝彩,但不会和她一起上路,因为那不是我的方向。
个性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行为、兴趣的不同上,我们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也会不一样。当然,这些“不一样”并非价值观的不同。有时候,她会对我做的某件事不屑一顾,或者直率而不留情面地驳回我的某个观点。这时我也会感觉有一点不舒服,只是通常不会和她争辩,更不会往心里去。因为这就是她,在我的眼里,她值得珍惜的地方太多了,远多于这偶尔的不舒服。
她似乎是我的镜像,差异之所以可贵,就在于我知道,今生今世我无法活成她的样子。尽管我也喜欢自己现在的活法,可这并不妨碍我欣赏她那与我不同的人生姿态。
有些事我不会跟她说,比如学习心理学后,免不了探索与原生家庭的关系,觉察自己的情绪反应,等等。这类反反复复絮絮叨叨的讨论就与她的爽利个性极不相符。她的远行、探险中,相信也有许多我所不知道的精彩,她不说,我也不问。我们都有除对方之外的不少好友,在不同人生阶段也有各自的亲密关系,只是这些似乎都不影响我们之间长久而坚实的友情。
相识多年,我们一直保持着不离不弃的关系,彼此隔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既避免了“近则不逊”,又不至于太远而生怨。重要的是,我们都感觉自然而温暖。
我们的故事,仍在继续,平平淡淡之中,是长长久久的信任与默契。
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