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齐安登高》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一首七律,此时,他刚到安徽池州担任刺史不久。杜牧家世显赫,少年得志,一直都是诗坛红人,自来性情张扬,风流任性,做事做人高调得很。一到池州,不甘寂寞的他便召集四面八方的诗人来池州开笔会,而民间老诗人张祜就排在邀请名单的首位。这个张祜,比杜牧要大上近20岁,曾因写出“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而声誉鹊起,但昔日的文坛大佬白居易和元稹都有故意漠视甚至诋毁张祜的故事发生,所以,张祜一直时运不济,郁郁寡欢。
60岁的张祜抵达池州后,杜牧写下多首诗歌不遗余力地吹捧张祜。在《登九峰楼寄张祜》中,杜牧写下“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句子;在《酬张祜处士》中,针对张祜著名的“故国三千里”一句,更说出“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显然,杜牧在为张祜鸣不平。
但这还不够,杜牧实在是太喜欢张祜,又写下了这首《九日齐安登高》,安抚落魄的张祜的良苦用意昭然若揭。
该诗起句就不同凡响。被论家说成是,江涵秋影,俯有所思也;新雁初飞,仰有所见也。一俯一仰,已具无限神理,无限感慨。在这样一派迷人景致之下,与友人提壶上青山,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接下来几句就更显得纵横恣肆。既然人生难逢开口一笑,就必须不辜负难得佳境,及时行乐!“菊花须插满头归”一句,何其潇洒而轻狂。到“但将酩酊酬佳节”一句,就更厉害了。重阳节,是秋意渐浓时节,古人常以登高之举来感慨人生迟暮,但在杜牧看来,唯有用酩酊大醉才可能酬答这良辰佳节,千万不要在登高远望之时为夕阳西下而惆怅和怨恨。
最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既然人生无常,古今如此,就更不必像齐景公那样伤感流泪了。醉也只如此,不醉亦只如此,怨亦只如此,不怨亦只如此,人生不过如此。想像一下,两个大男人头上插满菊花、酩酊大醉归来的景象,或说是悲愤,或说是放达,或说是傲岸,或说是无赖,无所不可。
此诗叙重阳登高之景,却寓人生无常之意。表面上一副醉生梦死的癫狂样,但人生多忧的悲哀还是掩藏不住。这是看破一切的旷达,也是无可奈何的应对。尤其是“难逢” “须插” “但将” “不用” “只如此”“何必”这些词汇的频繁使用,见出诗人心绪的起伏和不得不认命的一种淡淡的苦涩。
古人说,到晚唐,诗已是“体格渐卑,气韵日薄”了,杜牧就具有那个时代的特有气质。人生无常,命运无常,任何自怨自艾的伤感都无济于事,所以,及时行乐吧!不用登临恨落晖,这是在劝解和安慰张祜,却已然充满了一抹残阳余晖的落寞气息;而这种落寞,同时又浸着一种残忍的美感。
在及时行乐的放肆轻狂中透出一种让人无奈的悲哀和美感,这是杜牧诗歌最迷人的气质。
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