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2月0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卖了房子投入科研创新

王维晨:研发“超级蚯蚓”拯救被污染的土地

实习生 陈燕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2月06日   12 版)

    王维晨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1991年出生的王维晨喜欢美国漫威系列的科幻片,梦想成为科技领域内的“超人”。他要拯救的世界是土地。在东北农业大学读研究生的3年里,他成功研发了“超级蚯蚓”项目,用科学仪器对蚯蚓进行辐射,选取优质变异体的蚯蚓来分解农业废弃物,得到蚯蚓粪并提纯里面的高活性黄腐酸。

    这种高活性黄腐酸做成的肥料产品可使玉米增产14%,使番茄增产30%。与在中国市场份额中占据90%的日本大平二号蚯蚓相比,用王维晨的超级蚯蚓生产的高品质蚯蚓粪中,黄腐酸的含量提升了将近30~40倍,且生产过程零污染零排放,在未来有望产生巨大的生态价值。

    1月6日,王维晨带着“超级蚯蚓”项目参加了中国青年报社、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指导的2017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路演,获得金奖。

    “我希望我的产品能够像观音菩萨的玉净瓶中的圣水一样,倒一滴就能够使得农作物和土地焕发生机。”王维晨说。

    希望能成为智慧正义的超人

    王维晨对蚯蚓的兴趣是从玩“昆虫大作战”开始的。他老家在黑龙江,广袤的土地是天然的游戏场。“只要看到昆虫我就想办法抓来玩,将他们放在密闭的容器里,把蜘蛛扒拉到甲壳虫身边,让它们打架,看谁能赢。”经过蝴蝶对战毛毛虫,蜘蛛对战屎壳郎等一系列的大混战,他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昆虫,王维晨直接用手“解刨”它们,虫子肚子里的黑水染在手上,他就用另外一只手擦掉,“那时候也不嫌脏,就是好奇,想知道它们是个啥构造”。

    填报大学志愿时,王维晨选择了离家不远的东北农业大学,但是没能被农业方面的专业录取,只好读了不太喜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不过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些黑乎乎但有点可爱的小虫子。大四时他决定考研,跨考农业资源利用专业。

    由于较有天赋,王维晨只用了15天就看完并且背完了5本将近400页的专业书目,最终以超过分数线50多分的好成绩被东北农业大学正式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那时就有同学惊赞他为“超人”。“希望自己确实也能成为智慧正义的超人吧。”面对同学的评价,他笑称。

    在科幻片中,正义的科技超人关心世界的生存与发展,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王维晨也想用知识解决中国现有的环境问题。

    王维晨的研究生导师是被誉为“东北蚯蚓大王”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周东兴,周东兴已经研制出了能够转化黄腐酸的蚯蚓子一代。王维晨想要做的,就是在导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得到转化率更高的子二代。

    因为黄腐酸的价值在于不仅能够提升农作物的产量,还能够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进而缓解环境问题。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利用煤矿提纯、生化发酵等方法来生产黄腐酸,但是这些方法都会产生污水和废气。

    王维晨的目标就是生产出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化、节能环保的黄腐酸。由此,“超级蚯蚓”的项目应运而生。

    卖房只为研发“超级蚯蚓”

    王维晨向导师申报项目之后,得到导师和同门的支持,于是,5名博士、12名硕士、6名本科学历成员建立了团队。

    团队有了,但要达成目标也并非易事,还需要大量的资金。

    由于学校的设备年久失修,王维晨的团队只能去学校外面的生物公司做实验,做一次实验的费用十分昂贵,有时甚至高达5万元,国家的科研经费只有500万元。在经费濒临用完时,实验的结果依然不稳定。

    心急如焚的王维晨在借钱无门的情况下,咬咬牙,一狠心,决定将自己的房子卖掉,“内心不是没有过挣扎,感觉自己像个赌徒一样孤注一掷。但是做的时候毅然决然”。

    父母并不富裕,都在国企工作,2014年凑了60万元,为他在哈尔滨的二环内买了一套75平方米的小户型,如今已经涨至80万元。

    王维晨知道父母肯定不会同意他卖房子,所以偷偷地联系中介公司,挂牌销售。直到正式签订了卖房合同,他才回到家中告知自己已经卖了房子并且全部用于科研,父母大发雷霆,怒斥他不懂房价大涨的行情,但却也无可奈何。

    背负着家庭和经济的压力,他下定了决心 ,一定要成功。

    卖了房的他在实验室附近租了一个50平方米的小房子,为的是能够尽量多地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和监测数据的实时动向。

    实验首先需要对蚯蚓进行辐射,然后利用基因测序选出蚯蚓的有效变异体,让蚯蚓的有效变异体之间互相杂交繁殖,最后统计出蚯蚓粪将废弃物转化成黄腐酸的效率。再从第二代筛选出优质的有效变异体,再次进行辐射、杂交、繁殖、统计,循环往复……

    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偶尔几次小小的突破之后,接下来就可能会有很长的结果寂静期,实验的停滞不前经常让王维晨感到沮丧不已。

    但是沮丧只是一时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作为团队的“灵魂”指挥员,王维晨需要源源不断的灵感来创新实验方案并推进实验结果。灵感是比较随机的东西,所以王维晨在吃饭、走路、约会的时候都时刻琢磨着实验数据和方案。“有时候看到一片树叶、一滴水、一串字符都能够激发我的灵感”。

    0.1%、0.2%、0.3%,就像盖大楼一样,黄腐酸的转化率慢慢地积累提升,直到持续稳定地增长到了6.8%,王维晨知道,这已经是国内很好的数据了。

    成功了!走出实验室,王维晨的内心既欣喜又淡定,欣喜的是自己的蚯蚓真正地进化成了“超级蚯蚓”,淡定的是,他内心始终相信成功终会来临。

    他的导师曾经对超级蚯蚓项目这样评价道:“超级蚯蚓技术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黄腐酸,从而打破了黄腐酸只能从煤矿中提纯的技术壁垒。”

    目前,“超级蚯蚓”项目已经拿到5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还有25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注册登记中。利用核心技术,王维晨在2015年注册了公司。

    “超人”总在天上飞

    公司注册下来,接下来就需要进行市场推广了。

    王维晨还记得第一次自己做市场推广的情景。那是在2016年的冬天,趁着黑河市开江节人流较大,王维晨和团队其他8个人从学校搬了4张课桌来到热闹的广场上,搭了一个帐篷,拉了一条横幅,就算“齐活儿”了。

    那时候“超级蚯蚓”还在研发阶段,他们推销的是蚯蚓粪有机化肥。他们将1000克一袋的蚯蚓粪分装成小袋,每一袋售价8元。

    “周围都是卖烤串的,人们都是吃着烤串,顺便来看看我们是做什么的。”王维晨说。为了吸引人流的注意,其中几个队员穿上了黄马褂和新娘服叫卖,而其他队员拉着人就开始介绍产品。

    “其实大家都是图个新鲜,我们说破大天也没几个人相信我们的产品可以使得农作物增产,并且改善环境。”王维晨其实挺理解农民的想法的,“当时售价低但效果差的化肥产品充斥着市场,大家自然而然会质疑我们的公信力。”

    7天时间,推广活动募得3000元,王维晨用这些钱加工了一吨蚯蚓粪,捐赠给了农民,使得5亩土地得以改善。但是这依然离王维晨希望改变中国整体的土地质量的理想差得很远。他发现,这样的推广活动,只有少数农民会购买他们的产品,被惠及的土地面积很少,而且如果要持续,需要更大的宣传力度。

    从第一次的市场推广中吸取了经验,在做“超级蚯蚓”项目的市场推广上,王维晨转变了思维,他认为只有将产品打造成品牌,树立公信力,才能抢占市场份额。“当未来有一天,中国的农民们用的都是我们的高活性黄腐酸肥料,大面积的环境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改善。”他说。

    于是他开始带着“超级蚯蚓”项目参加各种创业比赛,参加央视的《创业英雄汇》,接受各家媒体的采访,增加曝光度,利用媒介资源做宣传,很多经销商和投资人纷沓而至,慕名而来。

    目前,王维晨的公司已经和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且在黑龙江、辽宁、浙江、广东、陕西、内蒙古自治区都已经有了市场。

    从哈尔滨到大连,再从南京到广州,并且即将奔赴陕西杨凌市,王维晨现在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和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进行洽谈,达成合作协议。

    凌晨1点零9分,王维晨乘坐的飞机在中转站南京落了地,第二天,他又将乘坐7点钟的飞机奔赴广州,进行下一轮的投资谈判。

    “下一站?我不知道。也许是北京,也许是新疆,毕竟超人总在天上飞。”他开着玩笑说。

实习生 陈燕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2月06日 12 版)

王维晨:研发“超级蚯蚓”拯救被污染的土地
做面塑不能急功近利
AI头脑风暴:2028年世界将如何
雕刻刀下现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