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随着北斗三号第五、六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全球组网的密集发射阶段。太空中的“北斗”越来越多,地面上的人们该如何使用,这种使用到了何种精度,成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问题。
记者在前不久的采访中了解到,我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的建设一期正式通过验收,可在全国范围内提供亚米级精准定位服务,在中国的21个省份提供实时动态厘米级精准定位服务。而北斗卫星千寻位置服务平台总用户数超过1个亿,A-北斗加速定位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的承建单位是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的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该公司CEO陈金培告诉记者,传统卫星导航系统5到10米的定位误差其实早已无法满足当今生产生活的需要,通过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为全社会提供更大价值成为中国北斗“弯道超车”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在万物互联的机器人时代,只有亚米级甚至厘米级的精准定位能力才能满足各类物联网终端的需求。
要实现这一目标,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受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差误差等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传统卫星导航系统的误差难以消除。”业内技术人员表示,通过在地面建立地基增强站,以定位算法获得定位数据差分信息,再进行大范围播发,就可以帮助各类终端实现高精准定位。
2016年5月18日,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投入运行,标志着中国北斗开始面向全国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如今,该系统已经在全国建立了超过2000个地基增强站,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运算,为全国的用户提供精准定位及延展服务。
陈金培透露,今年,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将在中国大陆实现实时厘米级服务的全境覆盖。
届时,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有望成为全社会共享的一项公共服务,在其赋能之下,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智慧物流等各种应用都将实现真正的大规模商用。陈金培还表示,预计未来3年,更多的手机、单车、可穿戴设备等终端都将使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为城市管理赋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