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前,10位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与媒体记者见面。此前,在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前,已有11位各界政协委员在“委员通道”发声。
在“部长通道”的基础上,全国两会今年首次设立“代表委员通道”,不仅增加了媒体和公众与代表委员交流的机会,还有利于彰显代表委员在两会上的主体地位。
如果说,过去的“部长通道”,让跑两会的记者获得与部长面对面互动的机会,其意义侧重于满足公众知情权,构建传递政府信息的桥梁;那么,设立“代表委员通道”,就是赋予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代表委员一个加强版的扬声器,让他们的建言在两会舆论场上获得应有的尊重,这实际上也是对民意的尊重。
在人大开幕会前的首场“代表通道”采访中议及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等,无不是当下社会最关注、与普通人利益息息相关的话题。发言的人大代表展现了风采,履行了职责,体现了担当。
两会是民心民意的窗口,是代表委员的主场舞台。最大程度地让代表委员的言论在公共舆论场发挥影响,有利于落实监督,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同样都被称为“通道”,代表委员和部长相继发声,其互动效果值得期待。有理由期待,“代表委员通道”的言论会很快得到政府部门的反馈,而“部长通道”的信息也能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民众的期许,通过这种密集的交流与互动,逐步落实为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我们希望:有机会站在“代表委员通道”上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能够珍惜宝贵的发言机会,多说说民生领域的“痛点”;我们也希望:部长在“部长通道”的发言都有的放矢,不回避社会关注的敏感话题,直面利益复杂的改革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