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逃生门
打开通往安全出口的大门,你看到的不是水泥浇筑的楼梯,而是十多米的垂直高空。这可不是恐怖段子,不是周星驰电影中的整蛊情节,而是河南驻马店一家KTV里,让人脊背发凉的魔幻现实。
KTV大楼在小县城里看起来颇为气派,玻璃幕墙闪着俗不可耐的金光,扎眼的大红招牌在楼顶伫立。27岁的郭夏过来参加初中同学聚会,一通电话让她走出了喧哗的包间。走廊里还是太吵,她朝对面那扇防盗门走去。门框上贴着安全出口标识,那个绿色荧光小人正向外奔跑。
一切都那么平常。郭夏推开门,一脚跌入死亡。
出事后,家属才得知,这家如此招摇的KTV竟是无证经营。消防、质检及文化部门都称,这家KTV从没备过案。
许多人推测,这个假的“安全门”,可能是为应付消防检查而诞生。也有人推测,大楼的设计出了问题,外面本该安装的铁楼梯,没了影儿。
更匪夷所思的是,文件显示,过去一年中,消防和文化部门好几次莅临这家KTV,两次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多个部门强力监管的手,竟没封住这家眼皮子下的“三无KTV”,没封住这扇通向死亡的“逃生门”。
夺命铁护栏
从安全通道坠下,还不是最离奇的死法。在武汉一个公交车站旁,25岁的闻舒(化名)绊了一跤,脖子卡入护栏中,去世了。
救援人员赶来时,这位武汉科技大学的女生穿着修身羽绒服,趴在银白色行李箱上,头死死卡在隔离护栏间隙中。人们用机器切断牢固的金属护栏,才将她的遗体抬了出来。
闻舒的死,让人们对命运转盘之偶然唏嘘不已。宛如《死神来了》中的莫名情节,这个学习图像识别、将去北京上班的女孩,似乎不幸踏在了一个小概率事件的链条上。
直到翻看旧闻,人们才发现,这种事并非头一遭。几乎每年,新闻纸都在报道类似的悲剧。在陕西榆林,一位怀着双胞胎、快要临盘的孕妇,倚靠护栏休息时突然晕倒,脖子卡入护栏身亡。在北京海淀区,一位在中关村上班的年轻女子,挂在了同样造型的U行护栏上,以同样的跪姿死去。
按网友的说法,这种护栏的缺陷,已“多次经过实践检验”。早在2016年,一项2182位网友参与的投票显示,超过半数的人呼吁,“应反思国内护栏设计,更换此种护栏”。到了2018年,这种规格仿佛为人类脖子量身打造的护栏,仍布满武汉和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在人们欢度春节时,它再次终结了一段鲜活的人生。
有时候,生命的消逝仿佛“轻于鸿毛”。同那些在雨天掉入下水道、刮风时被击中的生命一样,闻舒的死或许只能用“意外”二字带过。毕竟,在精密计算成本与回报的城市管理者眼里,将头卡进护栏,听起来太过“蹊跷”,而更换护栏需要的成本,似乎远远超过了这些意外的风险。
无性别厕所
在英国,不起眼的厕所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不,更准确的说,是一场剑拔弩张的论战。
英国内政部大楼新改装了10个厕所。这些厕所门口贴着多种性别标签,每个隔间内都有3种如厕设施,供不同性别认同的人自由选择。这些多元化设施,不出意外受到了性少数群体的热烈欢迎,但也激起了一些公民的反对。他们反对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设施太浪费了。
一位英国记者向内政部申请了信息公开,得知这些厕所的改造费竟高达36963英镑,光替换墙上那些并不复杂的蓝白色标志就花了8070英镑。一家公民纳税人联盟抗议,内政部应该将时间和金钱花在移民和安全问题上。
政府的每一项公共开销,当然要经得起公众质疑。但反对者抛出的则是一个永不过时、放之四海皆准的论点。每当有人往进步的方向迈出一小步,一定会有尖锐的声音冒出来:嘿,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这个世界还很不美好,还有人忍饥挨饿,有人露宿街头,你怎么忍心把钱花在那种地方?
人们常忽视的是,没有细节的逐步改善,永远也不会有整体的革新。看似浪费的“厕所革命”,蕴含的就是这么个理儿。不足挂齿的厕所设施里,藏着边缘人群的焦虑。因为无法抉择去哪边如厕,有的跨性别者在外竟一整天不敢喝水。同增加母婴哺乳室、无障碍卫生间一样,增设无性别厕所的开销看似毫无必要,实则是社会前进的缩影。
郭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