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单位都没谈成,却先抽了四五管血体检,不是应该先面试谈谈薪金待遇再体检吗?”眼下进入招聘季,在一个网上求职论坛里,这条帖子引来了近百条留言。有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企业的招聘流程中,先体检后面试正成为常用的招聘流程。
企业为何会选择前置体检?据媒体报道,一是为了规避风险,防止面试通过者另投其他岗位。二是企业有着“先确认应聘者是否健康再进一步筛选”的想法。这一打破常理的招聘流程的确为招聘方减少了不少风险,但招聘方也应看到此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般的招聘流程多是先笔试,后面试,考试通过之后才会是体检环节。如果把体检前置,许多求职者就会在不同求职中重复体检。许多企业不认同“共享”的体检报告,求职者往往是应聘一家就得体检一次,最终还不一定能应聘成功。这不仅徒增了求职者的经济负担,还增加了求职者的身体负担。
再者,这种先体检后面试的招聘流程,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求职者在应聘初期就不得不去参加体检,而在此过程中,一个人短时间高频率重复体检,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
不仅如此,先体检后面试也割裂了求职者与招聘方之间的信任。求职本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招聘方如果单单靠着一些“小套路”就想拉住人才,显然并不靠谱。相反,执意地坚持前置体检,确认应聘者健康之后再来筛选,反倒容易使招聘方“画地为牢”。
因此,招聘方不妨开放胸襟,多点人文关怀,少点招聘套路。在一步一步深入的考核中,去与求职者建立信任的关系,自然也就不怕求职者面试成功后另谋下家。与此同时,还可以把招聘流程标准化制度化,在笔试、面试以及体检的各个方面,用合情合理的标准引导求职者参与招聘,这样不仅规范了招聘流程,同时也彰显了企业的人文关怀。
(作者系大学生)
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