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04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书架

3.2公里的长乐路与繁叶落尽后的人间事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4月03日   08 版)

    好多人会对上海的文艺街道念念不忘:走在罩着两行法国梧桐的小马路,古旧的洋房墙壁上树影轻曳;临街窗口探出一丛清丽的小花,小巧的院落安放喝咖啡、捧本书的身影。上海的小马路多令人陶然,行人都是慢了脚步,低了音量。

    而同样的一条街,有人能读到唯美的诗,就一定有人看到繁叶落尽的模样,以及平淡无奇却又总被忽视的生存真相。

    当我读到《长乐路》这本书,尤其发现和作者史明智(Rob Schmitz)于同一年来到上海时,自我记忆与他人笔触几番碰撞、摩擦,我才意识到,即使人们在重叠的时间轴与地标上走过,终究是被生活遭遇决定了记忆。一条街所能承载的情感体量,是任何一个人无法想象、定义的。

    上海的长乐路,长约3.2公里,在地图上只是一段短促的波浪线,轻轻蜷缩于上海市中心地标人民广场的西南方。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广播媒体Marketplace驻上海记者史明智的家就位于那条波浪线的最西端。1996年,史明智以“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首次来到中国四川,2010年举家迁居上海。从家的窗口向下望,树叶堆成的华盖常年都在两层楼高处徘徊。

    史明智自然会被眼前翻滚的绿荫吸引。“19世纪中叶,法国人在租界种下了这些梧桐。将近一个世纪后,法国人走了,树留了下来。”岁月推动着十里洋场陷入一轮轮历史幻变,而街旁的梧桐树依旧傲然挺立。

    等到冬天呢?“那些错综缠绕的树上的叶子都掉干净了,便能透过光秃秃的树枝,遥望远处由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构成的标志性的城市天际线。三座高楼毗邻相对,全都要比纽约的帝国大厦高出一截。”

    长乐路成了史明智探索这座城市、研究中国市井样貌的极好样本。史明智观察着如水涓涓流淌的居民日常,又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他想了解之人的浓重悲喜中。

    长乐路拥有尚未掉入生活死水的年轻人,一个劲儿摸索梦想的出口。比如男青年CK,冲破家人极力劝服他接受的“安全感”,跑到长乐路上开三明治店,兼卖手风琴。店里总是空无一人也没关系,CK告诉自己,总得费点时间,生意才能起步。

    史明智觉得像CK这类人的存在令他找到长乐路的舒心之处,“正是他们心中怀揣的理想和情怀,支撑起这条狭窄马路两边的各色小店和咖啡馆。这些目光炯炯的外来者将各种梦想层层叠叠垒在一起,希望有机会在大城市里将它们实现”。

    但长乐路上也多的是与生活无法和解的怨言、困惑、焦灼。比如开花店的赵女士,因为没法解决儿子的户口问题,而反复自责是不是毁掉了儿子本该拥有的幸福人生;比如麦琪里的老康、“陈市长”和他的妻子,只想在原本城中的“家”里平静过安生日子,可这一愿望已经遥不可及。

    在《长乐路》中,史明智笔下的几位“街坊邻居”在全书中反复出现,他们在或完整或零碎的章节叙述中,与史明智的观察时间轴一起,被时光洪流冲到未知的前方。

    有评价说,“每座伟大的城市都会有一本书来捕捉它的兴衰,《长乐路》属于上海”。现代都市的天际线昼夜不歇,往新的数量级努力攀爬,而那毕竟只是偶尔仰望、遐想的背景而已。地面上的人们萍聚又星散,各寻归属感不一的坐标,然后遥遥相望,给予彼此红尘漂荡中一点点理解和同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4月03日 08 版

城市文化客厅:去鼓楼听一场朗读会
《人工智能简史》:把AI的历史说明白
中国设计40年:我们的城市故事还动人吗
3.2公里的长乐路与繁叶落尽后的人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