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我常问自己,只不过上大学后,我问自己的频率又提高了。当在电影院观看《厉害了,我的国》时,我一半自豪,一半紧张,像是抽离出一部分思想,从高处低下头来俯身审视甚至质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我能对这个国家和社会做些什么?”
影片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绿色环保、脱贫攻坚、内政外交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于我而言,影片中最鼓舞人心的,是对近年来我国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成果的展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天眼”(FAST)、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最先进的“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可以比肩“波音”“空客”的C919大飞机、国产航母、光量子计算机、港珠澳大桥……
这让我感到兴奋又恐慌:我为搭载上一艘时代的巨轮而欢欣鼓舞,但我又恐慌于自己是否能够为这艘巨轮作出一丝贡献。没有人要求我一定要怎样,但我想这是一种责任,一种在“与有荣焉”之后衍生出来的自问、自励、自警和自省。
开学不久,我与一位师姐聚会。闲聊时刷手机新闻,她的表情一下子凝重到垮掉,“南仁东老师去世了,我采访过他”。气氛陡然降温,我们草草结束了聚会。那时的我还不能理解师姐复杂的心情,这些科学家仿佛离我非常遥远,只是一个名字。
后来,我参观了两弹一星纪念馆、中科院创新成果展,我听了“湍流卷不走的先生”等故事。我看着微信公众平台“中科院之声”,每天都推送科技工作者的最新科研成果: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11比特云超导量子计算平台、全球首例“舞蹈症”基因猪……新的发现与进展层出不穷。
我上了院士们和曾经在教科书上见过名字的人的课。我的老师们在学术上一丝不苟,在生活上爱学生和爱孩子一般;我的同学们严肃又可爱,在自然辩证法的课堂上,大家提交的课堂展示是“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影响”“太阳中微子缺失之谜”“数学确定性的丧失——哥德尔的重大发现”等诸如此类令人“瑟瑟发抖”的题目。这让我觉得,我离科学如此之近,科学和科学家都活生生地在我身边。
这个学校里的每个人都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非常努力”。无论何时,他们都是急匆匆地奔向下一件要做的事。一位生物学老师曾说:“搞科研就像在摸黑洗衣服,你看不见别人洗的实时进度,所以你要一直洗,尽全力洗,不能停,等灯一亮就见分晓了。”
每当看到这些人眼睛里的执着时,我都会告诉自己:“再快一点,你怎么能慢下来?”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任何一个中国人在观影后,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自豪感。我的朋友们,研究天文、海洋、地质、生物、人工智能……坦白说,研究生一年级就像一颗颗螺丝钉,能做到的就是钻紧、拧紧。
我们分散在科研的基本单元——全国114个研究所,坚持面向国际重大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把科技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从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做起,去探究逼近真理的事物,去寻找能使人生活得更幸福的途径,去打破现状迎接更多的可能。
我毫不怀疑在我的朋友们之中,一定会有未来的科学家,这让不再学理工科的我有点羡慕。我学习科学传播,能自封算是半个科学工作者也非常满足。
走在去教室的小路上,心里盘算着分配给每一项学术任务的时间,我想,我愿意去做一个纯粹的实实在在做事的人,“这个时代太好了,你得努力,你不能配不上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