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宜人的气候让马拉松赛事迎来热潮——43场马拉松,超26万人一起奔跑,一张密密麻麻标满4月15日当天路跑赛事名称的中国地图在朋友圈里刷屏,加上亲朋好友从各地赛道上晒出的照片,让今天被跑友称为“中国马拉松‘春运’日”。
据中国田径协会在今年初发布的《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各地共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800人以上规模)1100场;参赛人次近500万,较2016年增加78%。
用“如火如荼”形容中国马拉松的热度恰如其分,但据记者了解,“比赛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的声音仍在跑友中占据主流。
2018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是今天马拉松“春运”地图上的醒目赛事,这项历史悠久的路跑赛事于今天上午7时在天安门广场正式起跑,共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余名跑者参与其中。
早上5点多,52岁的张女士就已经在终点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等待参赛者,她所在区域为有20个、共计300平方米的冰池区,旁边是1000平方米的补给和拉伸区,300名提供拉伸放松服务的运动防护师也已枕戈待旦。
喜爱跑步但没有能力完成半马赛事的张女士,首次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比赛,搭建好简易的冰池、往水里放置冰块、发放脚套、引导完成赛后拉伸的参赛者进行冰敷,这些看似“没有很高技术含量”的活儿,却让这位日常待在办公室的公务员充满新鲜感。但她更希望出现在跑道上,“虽然现在路跑赛事很多,但我们这样初级跑者的选择性还比较少,多一些家门口的5公里、10公里赛事,我们就不会只能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其中。”
熟悉的赛道,气候、成本也不高,这是胡盈盈选择在家门口参赛的原因,更重要是她希望带着3岁半的宝宝体验跑步的快乐,让父母对运动的热情能从小就对孩子产生影响,“希望每年都能带着孩子参加亲子跑”。虽然,她很少选择去外地参赛,但和爱人旅行时,两人的跑鞋一定会收进行囊,“跑步是相对比较便捷的运动方式,我们会通过跑步去感受一座城市。”因此,就赛事而言,她更看中办赛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跑友可以顺畅完赛,且通过参赛积累赛前科普、赛后恢复等知识,结合比赛实际提升自己科学跑步的能力。”
“在今天男子组的争夺中,李春晖以1小时06分02秒的成绩夺冠,成绩亮眼。”在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主任邵晓军看来,很多资深跑者真正在意的不是赛事的补给、装备、奖品,而是能否在科学参赛的同时又能在赛道上突破自己、创造好成绩。
从1956年举办的“北京市胜利杯环城赛跑”到如今升级为半马,邵晓军表示,这项由北京市体育局和中国田径协会主办、北京市竞赛管理中心承办的赛事,不设奖金、不邀请高水平外籍选手,为的是给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专业科学的赛道,而其高质量的赛事运营和服务赢也获得了“2017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的称号。
品牌效应,正是资深跑者贾振喜挑选马拉松赛事的关键。跑龄超过20年的他,在2009年首次参加了北京马拉松,一路见证了马拉松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全民狂欢,也见证了路跑赛事逐步规范,“原来有的比赛,领存衣包得两个半小时,几乎有发生踩踏的危险,现在感受比较顺畅,而赛后的拉伸、冰敷等服务,也是近几年大家互相借鉴的结果,已经很常见了。”
全马跑者贾振喜首选武汉马拉松,可惜他再次没能中签。尽管,国内马拉松的办赛水平已总体提升,但贾振喜也表示,知名赛事仍对跑者有更大吸引力,“可惜中签难的问题非常突出。”
在有3年马拉松跑龄的叶新乐看来,随着赛事更加规范且形成差异化,跑友意识逐渐转变,参赛者在知名赛事上“扎堆儿”的现象也许会有改善,“就像原来很多比赛把央视直播和名字里的‘国际’看作标配一样,但这对跑者的选择并无指导意义,跑者选择参加哪一场比赛,主要是根据赛事的口碑和其他跑者的经验分析,一票难求的现象明显,只能说明赛事数量是很多,但优质赛事仍很少。”
随着跑友意识不断成熟、年龄不断年轻化,“优质赛事”又将面临新的定义。今天是叶新乐第二次参加武汉马拉松,他注意到,和3年前首次参赛时相比,后半程走的人少了、完赛后神色坦然的人多了,“原来大家训练比较业余,现在不少人都有系统备战。”相应的,赛道上抢补给、到黄鹤楼忽然停下拍照等现象也逐渐消失,“现在大家去拿水都会打个手势或者提前移到旁边,很少有人急停急进,影响后面的人。”这种跑步礼仪进步,势必对赛事的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叶新乐发现,这次的参赛手册上写入了志愿者的名字,“大部分都是当地大学生”,而赛道上,不仅出现了很多年轻跑者,还出现了大学生记者的身影,“证明马拉松已经开始走进了校园,如果未来年轻人成为参赛的重要群体,那什么样的比赛才能吸引他们,又将成为新的挑战。”
本报北京4月15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梁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