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书架

人类来路的100个脚印

陆晓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4月24日   08 版)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英] 尼尔·麦格雷戈著

    新星出版社

    吃完晚饭,文轩三步并作两步回到教室,赶在别的同学之前,从图书角把那块“砖头”抱回到自己的课桌上。他将这本厚重的书打开,一头扎了进去。今天,他希望能在上晚自习之前看完3个篇章。他没想到这本离他的生活似乎非常遥远的书,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他欲罢不能。他知道读这本书不能给自己的高考加分,却模糊地感觉到,这块“砖头”为自己打开了一片新天地,那会让他在上了大学之后,获得更强的学习动力。这本书不仅让他“知道”了很多事情,而且奇妙地在不同的知识之间搭起了桥。他突然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个“苦活儿”,而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的学习者,这个学习者像个侦探,并不满足于知道了什么,而是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这“为什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思维从一个个孤立的、静止的、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跳出去,变身为一个妖冶的家伙,迎风招展,呼朋引类,飞扬激荡,最终,把自己带向事物的深层结构、动态过程、相互作用,走入一片美丽新世界……

    嗯嗯,对不起,我得打住了,以上纯属我的虚构!胡编乱造这么一个场景,全是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太贵了(168元),大概多数家庭买不起,所以我希望它能出现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最好是班级的图书角里,这样更多的学生就能把它抱在怀中,像我假想的主人公一样大快朵颐。

    这块“砖头”乃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我写下这篇文字,并非因为它名头太大,而是因为我深感通过阅读它,学生们可以补上非常重要的一课:思维方式的提升与转变。

    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搞历史的朋友说,她青年时代的遗憾之一,就是从高中入大学,没有很快转化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太差。

    是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高考后的人生。要知道,高考通常在20岁之前就完成了,之后如果没有意外,你还有漫长的人生要过。如果你在高考前不得不功利性地按照能得高分的策略学习的话,那么请一定记住,决定你的后劲的,不是那个分数,而是你对学习的热爱和你的学习能力、你的思维方式。“方法论”,这可能是一门没人为你开设,却能让你活出不同人生的课程。至今,我无比感谢小学自然课的郭振昌老师,他居然给我们这些小屁孩讲“优选法”和“统筹”。我想我这一辈子活得相当丰盛,是因为早早就把系统思维植入了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当然,你可以直接去看一些与思维方式有关的书,不过,遇到了这块“砖头”,我发现只要稍微用点功,它可以帮你在知识与思维方式上兼得。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这块“砖头”,是100块“小砖头”——100件文物组成的。北大教授陈平原在《大英博物馆日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中国游客在博物馆大厅里高谈阔论:“这算什么宝贝?比咱们故宫差多了!”在他们眼里,博物馆是藏宝洞,而不是人类的知识库。如果用这个标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所选择的100件文物,恐怕在他们眼里耀眼的不多。然而,当大英博物馆的专家们决定“通过文物来讲述历史”时,这些藏在博物馆各个角落里的文物,开始显现出它们的非凡价值。

    这100件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见证了在过去200万年中,人类是如何塑造世界,同时又不断被世界塑造的。在专家们眼里,这些 “物”与“人”息息相关。他们会描述文物的外形(WHAT),但是更会问一连串的“为什么”:它为什么是这种形状的?它上面为什么会有图案和几种不同的文字?制作它的材料为什么来自数千公里以外?为什么它会在这里被发现……除了“WHY”,还有“WHO”、“WHEN”、“HOW”。顺着这些“W”深入开掘,一幅幅人类生活的生动景象、一段段文明演化的曲折进程,就显现出来。

    就拿书中介绍的一件历史最久远的文物“奥杜威石制砍砸器”来说,它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可是专家们告诉你,当把它握在手里时,它的重量、它与手掌的高度贴合、它锋利的边缘,都令人想到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用它从动物身上剥肉。而预先制作工具备用,正是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工具帮助人类得到动物身上最富营养的骨髓,从而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展。“这只砍砸器记录了我们明显变得更聪明的那一时刻:不只想制造物品,还要改进它们”,“是制造让我们成为人类”——由一块灰不溜秋的石头,铺陈出人类进化的关键时刻,多么精彩!

    人类还在演化着,当人工智能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时,世界会变成怎样?要面对愈加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或许跟着《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所提供的脚印,把人类的来路走一走,就会少一点莽撞,多一点智慧吧!

陆晓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4月24日 08 版

这只来自牛津大学的“书虫”30岁了
那也是我的村庄
中国纪录片“院线时代”到来了吗
人类来路的100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