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术间里,医生通过目镜观察,并在中控台进行系列操作,手术机器人灵活地挥舞着机械臂进行剥离、切割、止血、缝合、打结等各种操作。以前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场景,现在正成为可能。
“让手术更容易做。”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恩思”)创始人李耀,谈及做微创手术机器人的初衷时说。公司总部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及生物城,同时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前不久,博恩思完成1亿元A轮融资。
李耀曾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研究工作,从那时起他开始频繁接触医生群体。
“医生是很辛苦的职业,尤其是腔镜外科医生做手术难度相当大。”李耀说,腔镜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医生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培训才能上岗,而且“医生少,病人多,根本忙不过来”。一台手术几个小时是常事,一些复杂的手术,医生需要从早到晚在手术台上忙碌,非常疲惫。
回国后,李耀发现和欧美市场相比,医疗器械技术在高速发展,但医疗机器人才刚刚起步。他想研制更契合中国医生和患者需求的手术机器人,帮助医生提高效率。
2016年,李耀团队开始了微创手术机器人创业,他坚持“20个月生存法则”。他认为,所有项目必须在创业的头20个月做出成型的产品,因此,他每天“过完中国时间过美国时间”。
“夜里,我和在美国的技术团队沟通进展;白天,我和中国的团队一起工作。”李耀每天连着工作18小时以上。
“焦虑和压力是没人能帮你承担的,除非自己特别喜欢,不然根本坚持不下来。” 李耀说。
医疗器械创业门槛高,李耀带领团队一次次在实验台上反复操作、计算,只为了提高手术机器人的精确度,哪怕只有0.1毫米,“手术机器人需要稳定、精确、安全,医生的手法技巧有差异,机器人将有效解决标准化的问题”。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恐怕是对医生最好的注脚了。”这是纪录片《人间世》中的一句旁白。李耀在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及这部纪录片, “手术台上面对的就是生死”,要更好地理解中国医生的临床需求。
李耀在创业前走访了大量医疗机构,调研一线医生对医疗机器人的需求,经过大量沟通协调后,他获准去医院“跟台”,早上8点进去,晚上8点才出来,这一天就跟着医生,琢磨每一个细节,一台手术可能要站十几个小时,“我们需要花很长时间和医生在一起,看到他们的困难,真正理解手术的需求”。
李耀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医生有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比如,“医生说这台手术做得‘舒服’,这意味着手术进行得顺利,操作完成得漂亮”。理解医生的语言让李耀发现他们真正的需求在哪儿,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手术机器人产品。
李耀说:“医生的想法是临床应用的需求,我们需要把它变成工程上的语言,理解不了医生的语言,转化就会有问题。”
除了考虑手术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以及和医生的适配度,李耀还充分考虑了机器人的成本。
“用进口机器人进行手术,一般每例比常规手术高好几万元,这对患者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李耀表示,“尽可能降低费用”是自己的目标之一。他给团队定了一个时间表,把微创手术机器人商用的时间设定在了两年内。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均斌 实习生 莫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