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共享健身仓于2017年下半年开始落地。据相关数据显示,至今入局的共享健身品牌有觅跑、公园盒子、抖吧、纯净跑、全民酷跑等品牌。
近日,“公园盒子”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融资,由华住酒店集团领投。有人认为,共享健身仓又迎来了新的“风口”。
从共享单车开始,共享经济一直以多种形式活跃于公众视野,比如共享充电宝、共享睡眠舱、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但是,风口之下,一些项目不了了之,这让许多人对于共享健身仓的发展存有疑虑。
觅跑CEO毕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不在意风口不风口,我们关注的是用户需求,我们想解决的是运动这件事。大家在家里运动困难,在户外没有场地,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就没法运动,办年卡费用高、距离远。我们看到了具体的用户需求,因而产生了这个想法,做出了这个东西。”
公园盒子市场部负责人丁伟峰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认为,“我们做公园盒子这个项目,不是为了扑风口来的,而是确实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机会,并很早开始投身其间;我们的第一个盒子在2017年1月落地,当一堆玩家入局的时候,公园盒子已有了8个月的运营,分别经历了1月的冰雪、6月的暴雨以及7月的高温。通过了种种极端天气的考验后,团队才决定将产品投放到市场中。”
“我们打造的是最后一公里运动圈”
“我们打造的是最后一公里的运动圈。”毕振说,“就是5分钟能到达的运动圈,足够近,想运动的时候就可以去运动。”
毕振认为,共享健身仓主要有四类使用场景:第一类是在家里采购一些运动设备,如哑铃、跑步机等,但是会扰民;第二类是跟随电视等电子设备去学,动作不规范,也容易放弃;第三类是晨跑、夜跑等户外运动,但对天气要求比较高,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就不能运动了;还有就是弥补B2B类型的传统健身房的不足。“我们调研过,只有20%的小区周边是覆盖健身房的,大部分是没有的,此外,一般距离也比较远,不方便。还有就是年费问题,用户觉得不合算。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做一个智慧型健身社区、做全民健身的倡导者。”
丁伟峰认为,公园盒子的用户群体,是中国2.5亿的“心理健身者”,即有健身意愿却迟迟没有行动的人群。“我们投放的场景主要是社区和园区,即打破社区和园区的围墙,投放到用户面前。”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健身仓共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类似于miniKTV,占地约4~5平方米,内置一台跑步机、空调、空气净化器等设备,一次仅能容纳一人。代表品牌有觅跑、抖吧等;第二种模式为集装箱式健身仓,代表如公园盒子。一般占地约为30~60平方米,除了有跑步机,还会有动感单车、史密斯架等其他运动设备,可供6~10人同时使用;第三种模式为自助健身房,占地面积大,无人值守,除了有多种健身器材外,还会有配套操课,代表品牌有乐刻运动、光猪圈等。
从收费设计来看,“觅跑”目前需要支付99元押金,每分钟计费0.2元,如果以单次运动20~30分钟计,单个人单次运动的花费在4~6元。按照日均5~6小时的有效使用时长计,单个运动舱的单日收入为70元左右。毕振曾透露,现在平均每天每个健身仓的流水在40~50元,最高的单台也能达到150元,而一个健身仓成本约1.5万元,基本8~10个月可收回成本,最初投放的已经收回成本了,只是现在还没有广告。
“公园盒子”则采取29元/小时的单次收费模式。用户购买99元一年的权益卡后,就变成10元/小时。根据公园盒子提供的数据,通过对近3个月的用户后台数据显示,用户留存率是25%,用户到健身仓运动的频次平均为6.44次/月。
记者随机走访了一些共享健身仓的用户,发现针对这一新的健身模式,大家有不同的使用反馈。有人认为,共享健身仓确实方便了健身,这种无人值守的24小时健身仓,方便了部分白领人群,“晚上加班到9点多,很多健身房已经打烊了,共享健身仓的健身时间就比较随意。”有人认为不需要像传统健身房一样置办年卡,按次消费比较划算。
颠覆的关键是碎片化、游戏化、社交化
“我们将健身空间切到足够细,可以满足更多人自助健身的需求。同时,打造智能化和游戏化的健身体验。公园盒子舱内装有智能教练系统,用户通过选择课程进行锻炼,红外线动作捕捉纠偏能实时反馈用户锻炼状态,同时形成用户间的在线PK,这样让健身更富于趣味性。”
觅跑与公园盒子都提到了对于传统健身房的颠覆问题。
“传统健身房空间大、器械多等优势带来的成本转嫁,就是我们要去除的部分。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我们‘无人健身舱’所说的‘无人值守’,不等同于无人运营。无人值守只是帮助我们优化成本,而不是这个产品的本质。”丁伟峰说。
他认为,传统健身房的弊端很明显,过高的成本、营业时间的限制、过度营销等。“像公园盒子这样新型的健身业态,本身就是很好的补充,我们能够满足传统健身房无法覆盖到的健身人群。其实,现在传统健身房也在转型,所以未来应该还是有多种业态的健身空间存在的,对消费者也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毕振则认为,共享健身仓颠覆传统健身房主要靠三点:科技化、门槛低、方便。
对于共享健身仓附加的私教服务,毕振认为,私教在一个健身房里的使用率大概不到30%。也就是置办年卡的用户群众,60%以上的还是去做运动、使用器械,而不是私教教学。他认为,共享健身仓也可以附加上私教的服务。“我们也在开发电子私教的课程,包括瑜伽课程,用户完全可以跟着提示做,我们有红外感应,动作不标准的话我们会提供指导。我希望未来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他认为与传统健身房的“人拉人”推荐办卡的营销方式相比,共享健身仓也具有营销优势。“第一,我们现在想做的是社区的流量入口,我们摆放的位置在社区里是比较显眼的, 是自带流量的;第二,我们目前几乎没有宣传,更多的精力放在城市覆盖社区,把仓投入社区。”毕振坦言,觅跑的大部分用户年龄介于18~4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大概占到了60%。
根据第三方数据调查机构此前发布的《2017年Q3共享健身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经常健身的人数达到41567万人,并且人数还在持续增长,只有7%的人从不健身,居民的健身意识正在逐渐觉醒,全民健身时代正式到来,健身市场成为众多创业者和资本眼中的大蛋糕。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杨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