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本身不该受到非难,但它确实还不具备在大众平台上大肆渲染炒作、大力推广的现实条件。
-----------------------------------
近日,新晋偶像范丞丞和微博合作,尝试了“明星V+会员”制,也就是说粉丝要点开看到他的高清大图,得先付费60元成为半年会员。不久前,范丞丞发布了一组自拍,其中一张图片需要付费成为他的专属会员才可以观看。一夜之间,有8万粉丝埋单480万元。(《工人日报》5月16日)
随着崭新商业模式的问世,粉丝经济的春天真的要来了吗?在预测其前景之前,不妨先厘清粉丝经济的性质。如果还将粉丝经济简单粗暴地理解为粉丝为偶像掏钱埋单,显然与现实不符。
TFBOYS队长王俊凯18岁生日,除了在全球多地包下广告位之外,王俊凯粉丝后援会为其购下18颗星星,组成了“WJK”三个字母。2015年9月,鹿晗在2012年转发的关于曼彻斯特联队的微博获1亿多评论,成为单条评论量最高的微博,刷新了他自己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值得注意的不是令人咂舌的粉丝消费力,而是当今娱乐圈中明星与粉丝之间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关系。
遥想当年,明星成功与否需要受更广泛的市场检验。如今,他们的生存更依赖于粉丝数量和支持力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少新一代粉丝干起了本该由艺人所在公司负责的宣传推广。简言之,粉丝不再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话语权与主导权。在追捧自己偶像的过程中,粉丝也得到了相应的成就感。因此,时下的粉丝经济是一种双向关系,无须背负“人傻钱多”的骂名,其前景也是可期的。可以想见,范丞丞靠粉丝付费即可在一夜之间入账百万元,虽有偶然成分,但不会成为孤例。
但是,粉丝经济想要不断茁壮成长,必须建立在明星与粉丝间良性、健康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之上。就在不久前,部分粉丝为追逐自家偶像严重打乱机场秩序,导致航班延误超过两小时,惹来其他乘客的极大不满。一些粉丝对偶像的“无脑”追捧也常为人诟病。不管偶像的“三观”与行为是否正确,部分粉丝都无法容许其他声音出现,以至于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公共平台上的“讨伐”屡见不鲜。可见,粉丝经济并非存在于真空中,只有在保证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求得发展。
同时,如今粉丝的低龄化倾向愈加明显。他们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心理不够成熟,判断能力也较弱。粉丝们的付出与牺牲一旦逾越合理的区间,只会给粉丝经济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效应。但是,要约束、控制粉丝狂热的追星举动,仅靠自律是不现实的。比如,作为公共平台,若对粉丝的行为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滥用平台权力,滥用明星影响力,千方百计从低龄化粉丝口袋中赚取金钱,“秒杀”范丞丞的案例很快就会不断涌现。
因此,粉丝经济不仅关乎粉丝与明星,也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关注与帮助。以此番推出的“明星V+会员”制为例,平台方面是否能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限制未成年粉丝的消费额度与频率,值得关注。另外,若平台不能尽到监管责任,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如果这些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明确的解答,那么粉丝经济就有可能在“无人驾驶”的路上越走越远。届时,利益受到损害的可能不仅是粉丝、明星,还有无辜的公众。
由此看来,粉丝经济本身不该受到非难,但它确实还不具备在大众平台上大肆渲染炒作、大力推广的现实条件。看好粉丝经济前景的同时,更期待规范化、合理化的管理措施早日出台。
李勤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