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了体育各项目普遍存在“选材难”的痛点,体育人张楠选择了美式橄榄球这项小众运动,开始了青少年体育培训的创业路。“学员中超过70%是7岁以下的小朋友。”在张楠看来,橄榄球可以作为教具,用来培养孩子们最基本的运动能力,“我们希望起到养才的作用。”可在行业中摸索了一段时间,他陷入了两个矛盾:企业规模化经营和经营利润的矛盾,以及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产品内容的矛盾,“结果可能是热血和热爱最后都会付之东流。”
看到机会,但风险极大——张楠在近日于上海举办的2018中国青年少体育发展交流会上表达的困惑,代表了一批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从业者当前的心态。但他们同样注意到,面向青少年的体育事业,“刚需”的面貌正加速清晰。“我们的数据表明,按目前中国民众身体活动水平下降幅度估算,今天的儿童可能成为第一代预期寿命少于他们父辈的群体,并且目前10岁的孩子预期寿命要比父辈少2~5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冯连世在会上发布《我国青少年体质现状分析》时表示,让“慢下来的一代”快速动起来刻不容缓,“这是政府、社会、家庭共同需要关注的问题。”
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性,被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王立伟解读为“三位一体”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根本,“是群众体育的社会基础,也是竞技体育跨越发展的人才基础,更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消费基础。”
“一家青少年培训机构看似红火,但规模会有一个天花板。”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刚刚起步,大家几乎找不到可效仿的创业模版,干的是体育,“想实现良性发展就得完成全产业链的学习”。对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创业者,代价就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出现的不可控成本,“它就像一个开关,规模过大时利润反而变小”,这让张楠十分苦恼。
作为在青少年体育培训领域的资深从业者,万国体育CEO张涛表示,当下青少年培训面临更高要求,课程体系、运营体系、师资、赛事、场馆缺一不可。此外,跨界融合也在不断深化,“现在体育不仅仅是体育的事,体育在更大意义上已经进入生活方式范畴。”可他坦言,在要求提高的背景下,体育培训行业遇到的主要难题依然是“政策、行业认知、人才、场馆、标准等等。”其中,“最缺乏的是跨界人才,是既懂竞技体育,又懂知识,又有产业的管理能力和参与能力的人才。”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说,她曾发现有俱乐部连电子版的学员名单都没有,“就是教练手里有个本儿,从家长的角度看会觉得不太靠谱”,但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这样工作。“缺乏运营观念,也没有运动文化的宣传意识”,在她看来,体育人需要打开视野,吸引一些跨行业的人才,只不过当前体育产业工资支付薪酬水平相对其他行业偏低的现状不好解决。
“有人把它当成事业打算长久做下去,也有人怀着一腔热情先闯进来干着看。”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理事长韦迪注意到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中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他着重提及的是教练群体。他在会上举例表示,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临近,国内雪场迅速增加,雪场教练人数需求扩大,“有些雪场,当地农民经过短暂培训,学会滑雪就成了教练,这种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可想而知。”韦迪建议,积极鼓励发展的同时,更需加快规范治理、建立行业标准、推动职业认证,“青少年体育培训应当建立在对孩子长远发展负责的基础上。”
王雪莉透露,在对父母的调查中能看到,影响父母选择培训机构的首要因素是师资,“90%以上的人最看中这个”,但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体育运动技能的师资水平,还包括资格的认证,“我们现在青少年体育培训的教练员资格认证非常不乐观,不乐观不是说他们不胜任,或者不去认证,而是几乎也没有太多的认证体系供他们去参与。”
教练的缺失也是摆在创业者王原面前的“痛点”。从足球转做艺术体操的培训,“没人教”的状况更加凸显,“好多教练来源于原来的专业队,其次,北体大、北师大,上海体院也有艺术体操退役的运动员,我们现在用的都是这些在校生来当教练。”可这些学生毕业后多数会选择离开这个行业,让教学无法持续。更令王原感觉困扰的是,教练的缺失更是“进校园”的最大痛点,“我们承诺学校,每天下午做课后培训,教练必须要到岗,不到岗就是违约、失职,所以我们必须要签全职教练,兼职的不行。”本来教练就少,再要求全职,双方之间达成共识的空间直接限制了项目迈进校园的步伐。
尽管进展缓慢,王原还是非常看着教练质量。他表示,对12岁以下的青少儿培训,80%的时间都花在跟家长沟通上,“为什么青少年体育产业能够起来?是因为现在的家长大多是85后甚至90后,他们看奥运会、世界杯,对体育有了新的认知”,只是在此基础上,培训方要让家长看到有别于枯燥的传统校园体育培训方式,“教练的状态、和小朋友的互动、社会化的表现,要超出家长对体育的预期才行,这是我们体育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本报北京5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