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以下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有关情况。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于2001年被正式提出,2001年~2003年,实施了探源工程预研究;2004年~2015年,探源工程由科技部批复,国家文物局负责组织,依托“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已实施4个阶段的研究工作;2016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4期结项。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
关强表示,截至目前,探源工程在3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专家们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梗概式描述:
——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
——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
——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 “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这个丛体内部,各地方文明都在各自发展。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鉴,逐渐显现出‘一体化’趋势,并于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个兼收并蓄的核心,我们将之概括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专家认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多元一体”也奠定了日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远因和源头。
“中华文明在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兼容革新能力,成为了其长期生长的起点,从中孕育出的共同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关强说。
已故的中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多年前就曾提出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说。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在发布会上说:“探源工程实施的十几年里,我们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在几个重要的、距今5500年到3500年的都邑性遗址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这些遗址是: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在浙江良渚遗址,发现了建于距今约5000年前,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和更大规模的外城。为了防止古城遭到洪水的侵害,在古城以北的山前地带,良渚人堆砌起巨型水坝,其工程量在全世界同时期的建筑中首屈一指。
在山西陶寺遗址和陕西石峁遗址,分别发现了面积在280万乃至40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这些城址内社会分化严重,高等级建筑周围有高高的围墙围绕。这一时期,墓葬中反映的阶级分化非常明显,小墓一无所有,或者仅有一两件武器或陶器;大型墓葬随葬品可达到上百件,不仅制作精美,而且表明等级身份。
“像这样的社会,显然不再是原来我们认为的部落联盟,应该已经进入到国家阶段。”王巍说,“所以我们觉得,中原地区在这个时期已经进入到初级文明阶段。”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字直接记载下来的历史。”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到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对这段历史进行描述,从而填补了历史上这一关键时段的空白。同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也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工作还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上的空白。”
本报北京5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