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05月3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突破“发现难、申报难、保障难”瓶颈

安徽为困境儿童撑起快乐成长天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海涵 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5月31日   01 版)

    近年来,在困境儿童保障方面,安徽形成民政部门牵头,司法、财政、人社、残联、公安、共青团等多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统一协调指挥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切实突破困境儿童“发现难、申报难、保障难”瓶颈。

    2016年,安徽省民政厅联合省妇儿工委、教育、财政等多部门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的实施办法》《安徽省儿童保护专干工作规范》等文件,从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康复、教育保障、监护责任落实等方面,为他们分类纳入保障范围提供政策支撑。

    跨部门合作 全方位帮扶

    “叔叔,什么时候再有志愿者老师来给我补课呀?”安徽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负责人姚炜耀至今仍与自己帮扶过的一个小女孩心雨(化名)保持着联系。

    “她当时8岁,妈妈有残疾,起初,母女二人从河南老家来到合肥靠拾荒度日,孩子没上过一天学,唯一会写的汉字就是自己的名字。”姚炜耀回忆,当被问及是否想上学时,心雨躲在妈妈身后,怯生生地吐出一个字:“想。”

    姚炜耀联系了上级团组织和合肥市蜀山区政府,对心雨需要帮助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梳理,共同商量方法,还联系到希望工程办公室和爱心企业,帮她妈妈物色工作岗位,为这个家庭提供捐款援助。

    接下来的几年,经团组织对接,心理咨询师、律师、社工和志愿者老师先后上门,为心雨进行心理疏导和课程辅导。经过蜀山区政府多方协调,心雨的就学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她已经上了初中,成绩名列前茅。

    “发挥共青团的优势,整合资源,协调相关单位相关部门一起出力,做好跨部门合作,对‘困境儿童’进行全方位、综合性帮扶。”在姚炜耀看来,多部门合作对未成年儿童进行帮扶,更能让关爱精准到位。

    关爱困境儿童,离不开公益力量。2017年4月,蚌埠市8名青年医生、康训师、社工师自发组织“小姨工作室”,服务困难残疾儿童家庭,提供特教、康复、社工等专业技术指导,增强残疾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期,团安徽省委在全省共青团组织实施“情暖童心”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程,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少先队员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情感关怀、课后辅导、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和互助活动。

    关爱服刑人员子女,点亮高墙内外希望之光

    刚刚在合肥入狱服刑时,吴敏(化名)情绪不太稳定,通过沟通,民警了解到她最牵挂的就是自己16岁的儿子小强(化名)。据了解,她的丈夫也在监狱服刑,而小强上高中一年级,现由外公外婆抚养。

    “那段时间,孩子知道了父母的事,思想压力很大,成绩也滑坡,心情很糟糕。”据民警介绍,小强并不能接受父母均在监狱服刑的事实。

    民警通过定期心理辅导和亲情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吴敏和儿子的沟通方式,母子关系也随之改善。

    “爸爸妈妈不懂法,犯罪了,但我们还是爱你的。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严以律己,争一口气,做好自己。”吴敏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记者,她会经常在亲情电话里鼓励孩子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妈妈您不用担心,我的成绩在高中能排到全班前十。我还报名参加了课外活动和科研竞赛!”现在,小强每次和妈妈通话时,就像换了一个人,反而开始“开导”和鼓励妈妈。

    “为了孩子,我也要好好改造,早日重返社会,造福社会。”采访中,吴敏感慨道。

    近期,安徽省监狱系统的民警通过了解困境儿童家庭亲情关系,给予服刑人员针对性的关爱教育,引导服刑人员和孩子更好、更有效地沟通,从而间接给予孩子关爱和帮扶。

    安徽省监狱管理局局长许晓刚表示,安徽将在全省监狱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暖阳行动”,通过千户家庭大走访、特困家庭帮扶、开放式亲情帮教、法律援助等措施,解决服刑人员子女的实际困难,不仅可以缓解服刑人员的思想压力,也能让“困境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促进他们安心改造,更好地回归社会。

    “唤醒”沉睡的法律,剥夺“不称职”家长的监护权

    2016年6月,蚌埠市救助管理站接到公安机关解救的一名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籍7岁女童,后经查明,其父母长期不履行监护职责,默认并放任女童随犯罪分子流窜实施盗窃。

    蚌埠市民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全面承担起受助女童临时监护职责,生活上安排专人进行照料,情感上安排社工和心理咨询人员介入疏导,各部门开始“联动”起来。

    经过协调,教育部门主动介入,安排女童就近进入寄宿制学校就读。女童受助期间身心健康发展,各门功课成绩优异,回归人生正轨。

    2017年1月,蚌埠市结合前期调查结果,组织团市委、市妇联等相关部门举行监护情况评估会,与会专业人员一致认为应当依法施行国家监护干预。

    2017年2月,蚌山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这起全国首例由民政部门提出申请的“异地”撤销监护权的案例。法庭宣判,撤销该女童父母何某、李某的监护人资格,同时指定其爷爷何某吉、奶奶何某志为其监护人。

    “监护权撤销”是早已出现在我国法律中的概念,但是司法实践中,近30年来,撤销监护权的判例全国少见,这一条款也因此被称为“僵尸条款”。为了更好地保护更多的未成年人,蚌埠市的做法无疑是“唤醒”了沉睡的法律条款。

    今年3月6日,得知怀远县淝河南海村的留守儿童小兵(化名)和小莉(化名)受其爷爷虐待,导致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后,县民政局和蚌埠市社工协会牵头,淝河派出所、淝河乡民政、妇联、团委等多个部门参与,当日将两兄妹解救送至县社会福利中心,帮助孩子脱离困境。

    为保证两兄妹健康成长,当地民政、公安、法院等部门密切协作,正准备通过法律途径,依法剥夺其监护人的监护权。当地儿童福利院正协调教育部门,安排两兄妹入校读书,还他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海涵 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5月31日 01 版

让中老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依法依规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实行终身追究
全国共青团员8124.6万
山东基层警务植入大数据“最强大脑”
安徽为困境儿童撑起快乐成长天空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紧盯敷衍治污
轻松迎考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