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5月3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经典改编应成为文化创新的新起点

吴学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5月31日   02 版)

    经典总会不断被改编、重拍,但改编、重拍必须尊重经典、符合艺术规律。

------------------------------------------------

    去年9月,新版《红楼梦》电影剧组宣布海选演员的工作启动。日前片方透露,影片将于5月底正式开机,整体制作成本将超过两亿元。尽管今年被称为“翻拍年”,但导演的“胆识”还是令观众悄悄捏把汗,甚至有人已经提前做好吐槽的准备。(《扬子晚报》5月28日)

    对经典作品的改编与重拍一直是观众热议的话题。近年来,除了四大名著的重拍外,还有三队“杨家将”、两个“李小龙”、三部“封神榜”、四个“孙悟空”、两位“白娘子”、四个“关公”陆续重现荧屏。对此,专家、观众有褒有贬。

    虽说经典同样会在后人的不断阐释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影视业真到了没新东西可拍、非得去争相炒冷饭的地步了吗?

    近年来,经典翻拍与过去引起观众兴奋相比,更多的是失望。这既反映了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也折射出经典名著改编创作有所迷失。影视编剧的待遇比纯文学创作者好得多,写一部影视剧比写一部小说的收入高许多倍。也许正因为编剧是个“挺来钱的活儿”,反倒让不少编剧浮躁起来,只想着如何挣钱。改编经典作品,当然省事,尤其是那些缺乏真正创新的改编。

    经典总会不断被改编、重拍,但改编、重拍必须尊重经典、符合艺术规律。就拿此前《新西游记》对沙僧角色的开发来说,虽有亮点,但沙僧的台词,加入了一些恶搞元素,以至于插科打诨成了沙僧给人留下的主要印象。正如87版《红楼梦》导演王扶林所说:“我们当时拍《红楼梦》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普及经典名著。要拍好《红楼梦》必须充分理解原著,要把原著吃透,而这并不容易。”

    改编经典、重拍经典,虽是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它远不是终点,而应该是民族文化延续与创新的新起点。

吴学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5月31日 02 版)

凌晨3点不回家 请给辛苦者以温柔的掌声
买房摇号官员打招呼 损害的不仅是商业信誉
互联网骗局“坑老” 不只因为老人好骗
配备儿童安全座椅:刻不容缓也任重道远
经典改编应成为文化创新的新起点
那个离去的北大女生给了我们面对苦难的勇气
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