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暖心

在无声的服务中学会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6月01日   05 版)

    2017年12月31日,米娜餐厅“第四届聋人文化之夜”开场前,员工正在排练。采访对象供图

    扫一扫看H5

    扫一扫看视频

    执笔:傅晓羚

    视频编导:杨威

    H5制作:中青融媒工作室

    文稿编辑:蒋韡薇

-------------------------------------------------------

    在北京通州的一家餐厅内,声音的分贝总是比别处小一些。眼神和手势成了默认的交际方式,20位听障服务员是这里的主角。

    这群平均年龄24岁的服务员,从小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客人召唤,他们“看”;客人提问,他们用手回答——比划、或是直接写出来。大厅里一共有6块液晶手写板,搁在吧台边、或是和点菜的平板叠在一起,他们顺手就能拿到,写字的速度时常快得惊人。

    客人不多的时候,他们喜欢围在吧台周围,用手语“聊天”,或者凑在一起盯着同一个手机屏幕。

    不懂手语的人很难单凭表情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今天心情好不好。但苏青都知道。这位来自内蒙古的纪录片导演,对这个群体有着特殊的情感。苏青的哥哥3岁时因发高烧打了链霉素致聋,他听不到别人在说什么,每次家里人一起吃饭,哥哥总是默不作声。直到苏青学会了手语,兄弟间找到了“共同语言”,苏青也成了哥哥和父母沟通的“桥梁”。

    不是所有听障人士身边都有这样的“桥梁”。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容易自闭的群体,2002年开始,苏青和女友米娜用借来的小摄像机开始拍摄纪录片,寻访各地的听障人士,让他们成为镜头下的主角。

    2004年,反映听障人士婚姻与人生抉择的《白塔》获得第15届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奖”。讲述听障人士生活的纪录片《手语时代》上映后,获2010年“白玉兰奖”亚洲类纪录片提名。透过苏青的纪录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些只能用双手表达自己的人们。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残联的统计,2010年年末我国有听力和言语残疾的人达到2184万。据调查,我国有800多万有劳动能力、达到就业年龄的残疾人没有实现就业。

    “经济上不独立,势必没有话语权”,因为明白“纪录片对他们的帮助很有限”,苏青和米娜用自己的存款开始了新尝试——开一家专门招聘听障人士的小餐厅。他们始终相信,健听人能做的事,听障人士同样能做好,他们只是缺乏一个能够自我实现的平台。

    2008年秋天,仅有40平方米的米娜餐厅在北京东六环边开张了。一开始,客人并不习惯让听障员工帮自己点菜,着急时嘴里甚至蹦出几句英文,还有客人曾高声抱怨“能不能找个能听见、能说话的?”

    对于和客人面对面打交道这种工作方式,江西姑娘周颖起初很不适应,她索性直接钻进厨房,主动要求做凉菜、饮料,天天抬着大桶学做酸梅汤。来北京前,她在深圳的手机工厂干活儿,每天在流水线上重复同样的动作。她换过很多工作,一直很少说话。她的好姐妹丹丹也一度认为自己和别人交流不了,因为不善于沟通容易闹矛盾,心态越来越差,甚至经常把自己关在家,与外界隔绝。

    “听障人士大多会在工厂流水线等岗位做机械性的体力劳动,因为那样不需要交流,就是低着头安装零件,很封闭。其实他们心地都很善良,很喜欢交流,只是大家不知道。”苏青说。

    在米娜餐厅,周颖和丹丹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他们使用手语比划,彼此之间的交流很顺畅。

    人人都要会手语——这是苏青和米娜为这家餐厅立下的“规矩”之一。用他的话说,“手语是餐厅的第一语言”“是强势的语言”,这是让听障群体增强自信、增加自我认同的首要方式。在这个听障人士占三分之二的餐厅,就连听力健全的厨师也被要求学会和使用手语。“统一用手语,这样大家都能懂,交流就少很多矛盾。”苏青解释。

    但不是所有听障人士都适合在这里工作。懂服务,是餐厅听障员工的一个“门槛”。

    苏青见过很多来应聘的听障人士,有的从小在家没做过家务,什么都不会,甚至缺乏自理能力;有的属于重听人(即听力不好,但是能听到较大的声音——编者注),习惯了家里人大声对他们说话,没有使用手语的习惯,无法顺畅沟通。在米娜的印象里,有的听障人士刚来时总喜欢一个人待着,脸上的表情有点孤独,有时还自己跟自己发脾气。

    于是,学习如何和客人打交道、学习如何对陌生人展露微笑,成了每个听障服务员正式上岗前必经的培训,这被苏青称为“微笑服务”。他鼓励听障人士动手学习做美食、制作菜单,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制作手语教学小册子发给客人,周末人多的时候,让听障员工、餐厅客人坐一起上手语课,促进相互交流。

    苏青和米娜希望通过这些方式告诉服务员:听不见、不会说话没有关系,健听人和听障人士都是平等的,微笑是最好的交流方式,而听障人士要做的,就是建立信心、不断学习。

    学会手艺后,性格腼腆的周颖慢慢接受了服务员的工作,表达比以前通顺多了。工作之余外出游玩时,她还喜欢主动拿出相机给大家拍照。“现在我不怕吃苦、不怕累啦。”她不断用手势比划,描绘着那些来之不易的成就感。丹丹鼓起勇气试着写字来为客人解答疑惑,还学会了做甜点安慰客人。“客人很高兴我可以知道他要什么”,每到这时,她们都能感到“生活变得好多了”。

    听障员工这些改变,是苏青和米娜做餐厅持之以恒的动力。“他们需要的不是来自社会的同情,而是生活中平等的环境,在工作中受到重视时产生的自我认同”,苏青说,这些个体的心态变化终将会影响到整个听障群体,并慢慢地改变大家对他们的看法,“让这个群体有发声、受重视的机会,社会才能更加美好”。

    听障人士芳芳也有着相似的期待。10年过去,她看着餐厅盖上了玻璃屋顶、新翻的地里种上了生菜和薄荷、年轻的面孔一波波到来……时代的发展在这里留下了印记,餐厅服务经历让她从一名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餐饮服务业的员工“小白”,成长为管理着20多名员工的店长。这两年,还有企业找到她,邀请她帮助管理公司30多人的听障人团队。

    “凡事都需要时间去学习,这就是一种成长的过程。”看着大家成长,芳芳总结出了规律——不要自卑、不要怨恨社会不公平,要靠自信才能提高进步。在属于他们的社交网络中,不断有听障人士通过芳芳知道了这样一个能让自己成为主角的平台。

    快与慢在这样的自信中和谐共生。“我给你推荐几个菜”“我帮你拿”“我会做”……在宁静流淌的时光里,芳芳、周颖等人的反应变得越来越快,她们每隔几秒钟就扫视一下就餐区,一见客人举手很快就上前,必要时写下各种短句。而从眼神、手势交流到手写板交流,客人们也开始更有耐心享受慢生活,有的还特意向服务员学习手语“你好”“谢谢”,来表达谢意。

    在米娜的眼中,这方无声的天地酝酿着一种“圆融的通达”:服务员和客人都会思考怎样才能让对方更方便,大家在等待中达成相互的善意。

    为了让听障服务员有更多发声的机会、更好地融入社会,米娜餐厅会不定期举办各类艺术餐会,来自听障群体的各种才艺大咖欢聚一堂,大家一起编排舞蹈、表演相声、演奏音乐;平时躲在角落的小伙子化了妆,拿起道具聚精会神地用动作讲故事;腼腆的姑娘走到舞台中央,用手语和大家分享在无声世界成长历程的喜怒哀乐。共享、关爱、平等、微笑……跨越声音的边界,不同的生命轨迹就这样交织在一起。

    坐在台下的苏青和米娜感受到作为观众的幸福。对他们来讲,餐厅头两年亏损、入不敷出,坚持下来不是一件易事。如今,餐厅扩展到200平方米,也给更多听障人士提供了就业岗位。苏青和米娜没有把开餐厅看成商业活动,但也不是单纯地做公益,而是要在餐厅的平台输出一种价值观——让大家看到这里有分享、关爱,有平等的关系,有最朴素的笑容,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做到的。米娜相信,这样的价值观能在这间小餐厅产生,也能在别的平台产生。

    如今,芳芳已经把这个陪伴自己成长的餐厅当成了“温馨的家”,期待这个家能发展壮大。丹丹打算学会做更多的甜品,并且要越做越好。周颖说如果有一天恢复了听力,最大的心愿就是和家人说话聊天,告诉父母、爷爷奶奶:“我现在也可以帮助你们干活儿,而且能比以前做得更多。”

    (文中听障人士均为化名,感谢唐红提供手语翻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6月01日 05 版)

在无声的服务中学会成长
张帅:学会走路
不要把卖米的奋斗贩卖为无力和焦虑
一周暖闻
图片新闻